台灣鬧旱災 全球「芯荒慌」

中美兩國的半導體行業協會周四宣布共同成立「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資金似乎憧憬業界能夠推動美國放寬針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遭美國前朝政府重點攻擊的中芯國際(00981)股價昨午應聲抽高,收市漲逾10%,更結束連跌5個交易日的頹勢。不過,市場對此說法有保留,更憂慮現時台灣處於嚴重乾旱,隨時加劇晶片荒,甚至推高通脹!

中芯董事長周子學擔任理事長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昨日宣布,跟總部設於華盛頓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經過多輪磋商後成立上述工作組,為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個及時溝通的訊息共享機制,就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等議題交流,繼而促進信任。

雙方協會會各派10家會員公司參加工作組,每年開會兩次,分享兩國技術和貿易限制政策方面的最新進展,並會按雙方關注的議題探索對策。

專家估難左右華府取態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SIA會員不乏倚重中國市場的美企,其中晶片刻蝕設備廠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及泛林集團(Lam Research)、良率及生產監測設備龍頭科磊(KLA),其最新季度業績皆顯示中國收入佔比皆高於美國,客戶是誰呼之欲出;而正於晶片代工領域展開惡鬥的台積電和三星電子,以至台灣手機晶片設計聯發科技,也是該會的「國際會員」。

有分析指,中芯14納米製程良率已追平台積電,下一步就是搶攻7納米,準備下月試產,且沒有極紫外光(EUV)光刻機也行。不過,一名中資分析員向本報指,誠然光刻機十分重要,可是一條晶片生產線有很多繞不開由應材和科磊等美企手執牛耳的設備,而華府說了專用於10納米或以下尖端製程的美國設備預設不出口給中芯,中芯如何立足尖端製程仍有待觀察。

招商證券國際分析師陳永豪相信,工作組成立後,中美兩國的半導體企業能有一個更快的溝通橋樑,尤其一旦華府再次制裁中國企業,成員便能加快商討怎樣應對衝擊,讓全球半導體生產更順暢。不過,他直言,一個工作組「實際上不太能影響甚麼」,而且出口限制是國家層面的事,可否鬆綁還需看政府如何交涉,一眾晶片股揚升更多是情緒驅動。

代工費料再漲 衝擊購買力

事實上,SIA上月才致函美國新政府以財政手段支援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生產,獲英特爾(Intel)和高通等21家企業的行政總裁聯署。然而,去年美國半導體業界亦曾力勸當局不要封殺華為,但最後禁令甚至比流傳版本更辣。

市場更關注的是,掌握全球逾半晶片代工份額的台灣正遭遇罕見的乾旱,其中龍頭代工廠台積電的尖端製程廠房設於台南,南部水庫卻偏偏只有30至60日的存水量。據報該企每日要用15.6萬噸水,已使用貨車運水,昔日「死對頭」、全球第3大代工廠聯華電子亦然。

水不但用來清洗晶圓,更重要的用途是較先進的晶片製程採用「浸潤式微影技術」,也就是用水折射光線,從而在晶圓上刻出更微細、更精密的晶片電路。若缺水情況持續,美媒擔心,可能進一步威脅本已嚴重缺貨的晶片供應,把代工費推得更高,再衝擊消費者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