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預告加強科研 提高產業競爭力

中美科技角力持續之際,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把「科技自立自強」定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昨日表示,今年起的「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期間,要強化國家的戰略科技力量,繼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並進一步提高內地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寧吉喆稱,「科技是發展的動力,產業是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故要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切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進一步加強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更提及要着力振興和發展實體經濟,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十四五」規劃設8要求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指標之一,就是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要大於7%。從重點項目看,有8大要求,表明要加快推動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強基礎研究的建設,包括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的研究中心;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腦科學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同時加快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組織實施融通創新示範工程,並鼓勵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場景、應用及創新需求,打造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的創新創業生態,有稅收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等。在現時整體研發投入之中,企業的研發投入佔比已超過70%,未來要進一步增加,反映內地務求全民力谷科技。

另一位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指出,去年內地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2.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國內生產總值2.4%,創歷史新高,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據「十四五」綱要草案提出的目標作測算,到2025年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將高達3.75萬億元,增幅將高於「十三五」時期。

胡又提到,去年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的比重為6.16%,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到2025年目標要達到8%以上,「是很積極的」,相當於基礎研究經費由2020年的1,504億元,升至2025年的2,800億元左右,可見當局更重視基礎研究、「非常鮮明」的導向。

擬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

寧補充,今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還需要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其中,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今年將推出「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大力發展數碼經濟,拓展5G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建設。同時,穩外資步伐亦需加強,今年計劃進一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鞏固製造業開放措施,發改委明顯已預備多招齊發迎科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