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科企助農業智能轉型

中國試圖改變數百年來的耕作方式,透過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雜貨業務確保未來的食物供應。事實上,內地重視食物自給自足。疫情期間,生產和物流中斷,同時被困在家中的購物者求諸於阿里巴巴(09988)和其他互聯網零售商,中國兩億個小面積的農場進行現代化轉型的需求更形迫切了。

現在中國最大的一些私營公司,已開始與政府一起努力幫助種植者提高產量、食品質量並降低價格。對於電商巨頭來說,這樣做可以鞏固自己在互聯網雜貨市場的據點,亦不會與北京最近打擊諸如掠奪性的定價和強制排他安排等壟斷行為造成衝突。這個市場的規模到後年料將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

電商雜貨業務旺 推動需求

在沿海的福建,阿里巴巴為養雞戶提供了用以追蹤家禽健康狀況的智能腳環;在京東集團(09618)指導下,中國乾旱的北部地區的水稻種植戶安裝了智能傳感器,來獲取實時資訊以便於灌溉。在西部,雲南的科學家正與拼多多合作,使用人工智能把草莓種植自動化。

市場研究公司億歐的分析師Liu Yue表示,農業是中國政府支持的一個關鍵領域。隨着農村青年湧向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糧食安全日益受到農藥和過時耕作方式的威脅,中國科技巨擘渴望助政府一臂之力。

根據艾瑞諮詢,電商平台進軍智能農業背後的動力是互聯網雜貨業務蒸蒸日上,該業務到後年時規模預計將較去年擴大一倍,達到約八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去年上半年,京東這一類別超過了消費電子產品類別成為最大貢獻者,阿里巴巴則通過增持超級市場高鑫零售(06808)的股份,向該領域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民眾轉網上買菜 商機大

內地科企進軍智能農業之際,一些小型競爭對手如具有騰訊(00700)背景的興盛優選及每日優鮮,到叮咚買菜,正在籌集數十億美元,以攫取互聯網生鮮食品分銷市場的更大佔有率。這促使官方媒體在去年12月警告,該行業不要過度聚集,稱掌握着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更多追求及更多作為。分析指出,疫情有助加快了此類購買行為轉向互聯網渠道,這是一個還未開發的龐大市場,若這些公司不參與就會掉隊。

栽培科學成北京研發重點

在內地政府打擊從金融科技到電子商務各領域的壟斷行為之際,智能農業是科技巨頭的商業利益與國家議程一致的一個領域。國務院早前呼籲私營部門增加投資以發展現代農業技術,並讓農村能夠用上先進技術。育種和栽培科學也是未來5年北京最大科技重點之一,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計數機晶片並列。京東已表示,其智能農場項目至少50%由政府補貼資助。

中澳交惡 大麥供需格局洗牌

全球經貿戰也改變全球糧食供需格局。去年以來中國與澳洲關係惡化,中國暫停進口澳洲大麥等多項產品,僵局延續至今年也未解決。消息指阿根廷正成為中澳交惡下的贏家,預計今年對中國的大麥出口量,將飆至創紀錄的100萬噸。

阿根廷對華出口破紀錄

阿根廷和中國行業消息人士透露,隨着中澳交惡,中國對澳洲大麥徵收80.5%的高關稅,阿根廷大麥對中國的出口量也隨之大漲。阿根廷農業部的出口報關數據顯示,該國今年迄今售出的110萬噸大麥,幾乎全部銷往中國。

阿根廷國際大麥經銷商Agustin Baque更預計,今年所有的阿根廷大麥可能都會出口至中國,並且估計在接下來幾個月,中國將會再購買40萬噸阿根廷大麥。而在去年,阿根廷已向中國出口了29.8萬噸的飼料用大麥,創歷史紀錄。

另有消息人士預計,今年將至少有90萬噸的阿根廷大麥出口到中國,而實際數量可能會更高。其他中國業內人士則稱,今年2至3月,阿根廷預計將向中國交付50萬噸大麥,並表示阿根廷對中國的大麥出口量激增,主要原因是為了填補澳洲大麥的供應缺口。此外,中國的玉米價格也很高,供應亦很緊張。

不過,除了阿根廷之外,其他國家例如法國、加拿大和烏克蘭對中國的大麥出口,也同樣受惠於中澳衝突。而阿根廷銷往中國的大麥,則源自沙特阿拉伯從阿根廷轉向澳洲進口大麥後剩餘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