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危機響警,疫情打擊糧食生產,造成食物供應失衡的情況不斷惡化,加上全球各大央行持續「放水」救市,更助長糧食價格升勢。至今全球陸續開展新冠疫苗接種,經濟有望復甦,卻加劇了再通脹的憂慮。隨着美國10年期債息急彈,不排除會進一步加劇糧價泡沫膨脹,後果將會激化全球貧富懸殊問題,引發社會動盪,亞太及新興市場的衝擊尤大,危機當前,投資者不可不察!
疫情未退,穀物價格卻持續上升,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數據顯示,2月全球糧食價格延續升勢,糧價指數高見116,為連升9個月,且創2014年7月以來新高;今年1月的數據也向上修訂至113.2。該指數追蹤一籃子穀物、油籽、乳製品、肉類和沙糖的每月變動狀況。
分析指出,中國大舉買糧,以補足糧食儲備,同時也重新建立豬肉庫存,穩定內地食品價格。在供給方面,南美洲玉米和大豆主要產區久旱不雨,已引發供給疑慮,而小麥出口大國俄羅斯等已對小麥徵收關稅,都促使國際糧價上揚。此外,物流問題也構成挑戰,據國際穀物協會(IGC)數據顯示,由於運輸持續中斷,穀物和油籽運費已飆升至2019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
多項因素推升全球食品價格,更創10年來最長升浪。儘管糧價未達到2000年代後期糧食危機時的水平,但趨勢令人擔憂,部分國家或面臨缺糧危機。FAO分析指,這可能加劇疫情引起的經濟困難,特別是弱勢群體。
新興市場正面對原材料成本飆升帶來的痛苦,事緣全球央行的極度寬鬆政策,令石油、銅和穀物等大宗商品價格也隨之上漲。外媒報道,在印尼,豆腐價格比去年12月升了三成。在巴西,黑豆價格較去年初累升逾五成。此外,俄羅斯消費者購買糖的價格按年升61%。
除了新興市場之外,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消費者也無法幸免。由於在疫情中包裝和運輸成本攀升,導致許多食品如穀物、葵花籽、大豆和食糖等主食價格均現不同程度的飆升,並帶動全球食品價格在今年1月份創下6年新高。鑑於天氣欠佳,且需求增加和疫情未散,短期內價格難大幅回落。
市場數據顯示,截至1月2日的過去一年中,美國食品價格上漲了近3%,大約是整體通脹率的兩倍,這對於基層家庭影響甚大。美國農業部數據亦顯示,美國最貧窮的一批人口,已經把收入的36%花在食品上,而像零售業和運輸業這樣低工資行業的大規模裁員也增加了許多家庭的壓力。
即使在發達國家,人們也開始關注飢餓和營養不良。在英國,Trussell信託在疫情期間每天向兒童發放2,600份食物包裹。據美國最大的飢餓救濟組織Feeding America的估計,美國疫情令逾1,300萬人陷入糧食安全危機,比3年前的數字增加了35%。雖然發達國家的食品加工程度較高,供應鏈更複雜,食品公司有較大空間消化成本升幅,但若成本持續高企,最終企業還是得將高昂的成本轉嫁予消費者。零售商為保持利潤,將減少促銷活動,去年美國促銷活動中,出售的食品數量便下降了20%。
運輸費用亦是糧價上升的因素,海運貨櫃和貨車司機的短缺,使得食品運輸成本更高,最近油價上漲也提高了運輸成本。英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估計,疫情期間,繁雜的邊境檢查每年可能增加30億英鎊的食品進口費用,北美的食品工業也面臨着昂貴的成本挑戰。在俄羅斯和阿根廷,政府已經對某些主食實行價格限制,並且對出口產品徵收關稅,試圖控制國內食品價格。
在較富裕的國家,政府更注重自給自足,而不是價格控制。法國正計劃提升高蛋白作物的產量,以減少依賴進口大豆;新加坡正在成為第一個批准銷售實驗室生產肉類的國家,在疫情下該國正努力提高國內食品產能。
全球糧食價格正在節節攀升,惟各國經濟增長重創,若糧價續飆,可能會加重各國應付飢餓及營養不良的壓力。
早前樂施會發布最新研究報告《不平等病毒》就指出,全球首1,000名富豪的資產,在疫情後短短9個月已經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然而貧困的弱勢社群則可能需時10多年。
全球經濟雖在疫後復甦,但過去一年不少製造設施停工,復工需時,不排除會短暫激化食品供需失衡情況,令食品價格進一步上升,加快再通脹的來臨。近月美債孳息率波動,雖然是由超低水平反彈,但亦不可不察通脹風險重現的信號。
事實上,農產品領域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一直被投機資本認為是對沖通脹的良好工具,大量對沖基金已經開始湧入大宗商品市場。基於糧食生產周期長、易於儲藏,且價格易受影響的特性,成為眾多投資者首要選取的投機對象。
而投機者炒作糧食,或者是說逐利背後的邏輯,用經濟學最簡單的原理來解釋,就是供求決定價格,缺口是投機資本大肆炒作的根本原因。不論玉米、大豆、有色金屬、化工等期貨,均明顯見到投機風尚。
回顧2007至2008年糧價大升,原因正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國際投機資本利用糧食減產預期,藉機大肆炒作,因此引發全球市場恐慌,推動國際糧食市場的價格全面上漲。
不過,糧價炒作背後,卻引來巨大泡沫風險,不但存在虛增通脹風險,更會加劇金融市場波動,最終不利全球經濟復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