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就地過年」凸顯內循環潛力

由於去年入冬後內地多個省市再次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地方政府再次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中央亦鼓勵民眾在農曆新年假期減少出行,以及推動「就地過年」政策,令外界對內地消費市場情況感到擔憂。有部分媒體宣稱,內地春運人潮不再,將會影響首季經濟增長,加上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勢必會打擊內地疫後經濟及產業復甦。

零售餐飲消費增

然而,受益於有效的防控措施、便利的速遞網絡及民眾消費意欲爆發等多重因素,內地消費市場於農曆新年黃金檔期出現大爆發,全國僅零售和餐飲業的銷售總額就已達8,210億元(人民幣‧下同),除了較去年農曆新年增長28.7%之外,與前年未有疫情時相比,亦增長了近5%,凸顯出「內循環」的強大潛力。

商務部於2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除了零售和餐飲業之外,「就地過年」政策還帶動了多類新型消費及地區性的消費活動,其中全民網購、「雲端」過年、無接觸交易等最引人注目。

於農曆新年假期前6天,全國的速遞包裹已達4.8億件,是去年同期3倍,大多數為賀年禮品;至於網上紅包、優惠券和電子貨幣等無接觸交易,也成為今年的主要消費模式,以銀聯網絡為例,交易金額在年三十晚後短短5日已超過1.1萬億元,按年增長3.9%。

受惠於5G和4K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多個省份推出了雲端過年服務,民眾足不出戶就能逛廟會、看煙花、賞花燈,甚至可在「雲端」與親友互動拜年,既合乎防疫要求,亦不減「年味」。

同時,「就地過年」政策激發了省內、市內短距離、區域性的休閒消費。以今年電影市場為例,在農曆新年期間全國總票房超過115億元,觀看總人次超過2.6億,創造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以及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短途自駕遊和短線旅遊市場亦暢旺,以北京為例,本地人在京遊玩消費總額達15.8億元,按年大幅增長12倍。

助工廠加快復產

要知道,目前內地已經形成了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就算限制民眾的活動範圍,也無法限制其消費意欲和能力。即使是內地一個省內消費市場總人數,已比一些國家的總人口還多,由此可見內地的「內循環」實力有多強大。

此外,由於許多工廠的一線員工今年沒有返鄉過年,以往經常出現的節後「招工難、用工荒」情況再不復見,加快了工廠恢復生產的速度,對「外循環」出口形成了支撐。相信隨着內地疫情繼續得到有效控制,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加「風景這邊獨好」。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