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加劇 內地研推遲退休年齡

中國逐步走出疫情陰霾,經濟活動雖似乎重回正軌,惟長遠增長動力卻受到人口老化危機嚴重威脅,事關高齡化結構將造成就業人口短缺及福利制度負擔加重。當局去年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周五表示,正同相關部門研究具體延遲退休年齡的改革方案。

中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相比起其他國家偏低,人社部副部長游鈞於發布會表示,目前男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女幹部及女工人則為55歲及50歲,惟有關規定為建國初期根據當時人均預期壽命及勞動條件制訂。改革開放後,內地經濟及社會發生巨變,退休年齡總體偏低的問題變得突出,與人均預期壽命不匹配之餘,由於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期不斷延長,以至工作年限縮短,造成人力資源浪費。

60歲以上長者佔比達18%

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化的手段,內地亦不例外。對於內地人口老化的嚴峻程度,游鈞承認,去年內地60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經達到18.1%,預計今年起至2025年期間,內地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從輕度高齡化進入到中度高齡化階段。同時,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已自2012年開始下滑,每年平均減逾300萬人,減少幅度正在加劇,更預料「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期間減少的勞動力更多達3,500萬人。

當局表示,研究延遲退休年齡具體改革方案,既要借鑑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國情。由於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於方案的研究制訂過程中,將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以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及平穩實施。

隨着人口老化衍生問題,改革亦見刻不容緩。當局透露,作為多層次的個人養老金體系,已先後建立第一、二個層次,雖然第三層次的制度還沒有推出,但已形成了初步思路,主要考慮建立以帳戶制為基礎、個人自願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一個資金由市場化投資營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在密鑼緊鼓地推出。

人行官員冀今年GDP增9%

事實上,內地疫情至今尚未完全消退,在就業壓力不減下,市場普遍猜測,當局會連續兩年放棄設定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不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對外表示,中國今年「有必要」設GDP增長目標,乃由於增長目標涉及多個經濟相關任務安排,包括財政收入、銀行信貸指標、就業及居民收入,「沒有一定的成長速度,經濟發展質量就沒有載體」。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更指,內地經濟恢復符合預期,正常情況下今年可以爭取GDP增長8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