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前因進行清拆工程,觸發社會大眾對該歷史文物的高度關注。事件曝光後政府從善如流,承諾予以保育。
整個事件過程反映出政府內部欠缺對文物價值的認知,以及相關保育評核機制的不足。根據香港現行法規,建築物如非列為「法定古蹟」,即使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肯定,被評為「具有特別重要價值而須盡可能予以保存」的「歷史建築」,都沒有法例規管不得改動或清拆。物業擁有人可隨時拆卸任何級別的「歷史建築」,重新發展建設。
主教山配水庫之所以能幸免於難,在於該構築物所在地屬於政府物業,且法定規劃用途為綠化地,發展價值相對較低,故政府面對強烈的民意輿論,順水推舟,達致多贏結果。但香港還有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建築,由於屬於私人財產,仍然面臨隨時消失的威脅。
香港向以國際化自由經濟城市自居。長久以來,香港整體發展政策是「經濟為上」。為滿足發展需要及追求最大化經濟效益,不少具有歷史意義、文化價值或建築特色的文物建築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遭到拆除。
反觀如紐約和倫敦這等大都會,在追求經濟發展,滿足城市建設現代化功能需求外,更強調對當地歷史文物建築的愛護和尊重。又以上海為例,筆者近年亦參與多項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街區改造規劃,以及優秀歷史建築的改造項目,親身感受到上海市政府對保育當地歷史文化的高度重視及嚴格控制。當地的保護建築即使屬於私有財產,不但不得清拆,任何加固、改建工程,其設計亦必須事先取得政府當局批准方可進行。
現代國際都會城市發展,並非僅滿足於亮麗的經濟表現等硬實力,同時還需具有濃厚城市文化底蘊的「軟實力」。歷史建築見證一個地方的文化歷史,是寶貴的社會資產。保育歷史建築可強化城市文化的實力,促進城市發展競爭力。歷史建築作為集體回憶,有助增加當地人民對本土文化及歷史認識,強化身份認同感,進而成為社會發展動力,創造出更顯著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這次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保育事件,反映市民對本地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視。政府宜從中吸取經驗,重新檢視歷史建築的保育政策,令施政更貼近民意,與民同行。
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 陳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