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中概股4大原因值得看俏

近期A股行情再度開啟,而中國在疫情中率先復甦,雖然前期中概股表現稍稍落後於其他資產,但隨後反彈幅度強勁,在今年仍保持着跑贏大市的趨勢。此外,疫情後與中國相關的資產普遍領漲,形成「K形」復甦。

去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之中,過半數股價漲,普遍分布於科技、新能源和可選消費板塊,其中18隻錄超過兩倍漲幅。細分來看,中概股近期漲跌不一,新能源汽車板塊領漲,蔚來汽車創新高,但屬零售板塊的阿里巴巴(09988)受反壟斷陰霾籠罩,表現平平。

去年對中概股產生負面影響的不外乎來自以下幾點。首先,美國政局不確定性給在美上市中概股企業,帶來政策上的風險和限制;其次,出於對政策風險的考慮,指數公司把中概股剔出相關指數;最後,中國首次明確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過,換一個角度看,卻不難發現,中國在境外上市的企業面對這些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不少機會。今天我們來細數4個中概股被看好的原因。

美頻打壓促使汰弱留強

第一,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多次打壓中國企業,中美貿易戰使得兩國關係緊張,但從資本市場的投資情緒來看,中概股卻表現出色,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下行之時。美國雖於去年底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但短期內對中概股並沒有很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最終通過的法案內容與5月份初版沒有區別,所有外國上市公司依然有3年整改時間,各國監管有機會與美國證交會取得折衷方案。從另一角度來看,外界對中概股的各種「苛責」,反而使企業進行自我審視、提高內部效率、提高應對各風險的能力,達到優勝劣汰效果。長期來看,這對中概股在環球市場上經營無疑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美國出於政治打壓,隨意處置原本符合上市標準的中國企業,使得它們回流至香港進行第二上市,這些優質公司將有望改變香港市場目前上市公司類型相對單一的現狀,有助於提高交易活躍度和港股整體估值水平。保守估計有10至15隻中概股回歸,平均集資100億至150億元。可以看到,即使多個主要指數剔除中概股之後,中概股仍表現出色,這也說明了強勁的基本面依然受資本市場青睞。

第三,美國「藍色浪潮」下,拜登政綱中推動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主張,更有可能繼續推出財政、貨幣「雙鬆」的政策,各行各業均能受惠並利好資本市場。其次是拜登政策中支持新經濟板塊,而在去年領漲的中概股中,全年漲幅超過3倍的股份,科技和新能源就佔了70%。美國現任總統上任後,中美關係有望得到一定緩和,同時主張提高營商透明度,也是從某種程度上對金融市場進行規管的支持,能消除一部分在美中國企業對於政治打壓的顧慮。

華谷反壟斷 科企焗創新

第四,中國反壟斷政策在科技巨頭公司上的落實,或能刺激新一輪的企業創新和行業整合。目前中概股的科技巨頭很多屬於互聯網加金融的模式,這分別屬於新、舊經濟的重點行業。當這兩類行業混合並走向壟斷,市場效率勢必受影響,表現為科技創新受限、傳統金融服務受到挑戰、保密安全性問題需要重新權衡等。中國在這個時候出手整治,為市場均衡發展、提高效率有重要意義,也為後市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基礎,營造出更受國際認可的營商環境。

同時,我們也要提醒投資者關注以下短期風險:疫苗在各國的落實可能使市場短期看淡線上科技板塊,零售板塊存在周期性輪動,部分面臨退市私有化風險的中概股可能受到市場情緒影響而波動幅度較大,且面臨估值壓力等。

諾亞香港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