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視野:轉變心態 發展格局大不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案出台以來,有聲音認為香港的國際經濟中心角色「褪色」,需要靠內地扶持,也有人着眼於市場將即時擴大到7,000多萬人,部署進軍灣區。然而,整項規劃並非要「保」哪個城市,更非單單的「進入」市場,而是香港未來持續發展所需,能取得多大的成果,關鍵在是否能「融入」整個灣區的發展格局。

由於國家向前往大灣區的港澳居民給予國民待遇、簡化進出境安排和便商利民的措施,即時有建議在區內建「香港村」,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區內工作、居住和生活,最新的施政報告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但在香港找不到工作才上灣區,與灣區有前景吸引自己跑上去,完全是兩碼事。

內地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無論生活、工作環境和交通都算是刻苦的,但大批港人願意前往內地常駐,為的就是前景。如今,內地城市普遍條件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年輕人卻不太願意前往內地遊學、旅遊,遑論長駐工作和生活了!除了因習慣香港這舒適區,缺乏勇氣去闖之外,就是對內地情況不了解。

宜視大灣區為本地市場

商界看大灣區的未來,不再如過去視之為一個「內地市場」,而是一個本地市場。香港必須融入成為其中一部分,往來除了還要過邊境口岸之外,就如由港島到元朗屯門罷了!香港一直以來的優勢是國際獨立關稅區,市場、法律、金融等與國際接軌。既然已經回歸成為一個特區,被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大局,盡量發揮既有的優勢,取長補短,是順理成章。

事實上,香港的競爭優勢在近年處於瓶頸狀態,在內地發表的城市競爭力報告排名一直下滑,2015年已經被深圳超前,加上近年在日益吃香的創新科技產業,表現遜色於深圳和廣州等城市,所以才給人一個要「背靠廣東」的觀感。

早在社會事件和疫情之前,香港經濟結構不完整制約發展的情況已顯現出來,政府沒有產業政策,經濟結構側重金融、地產和服務業,導致營商成本和生活水平升至全球最昂貴,人才引進計劃缺乏吸引力。

不妨趁勢提升技術能力

反觀廣州和深圳,政府帶頭投入創新科技產業,向全國吸引精英落戶,廣州和深圳現時擁有的科技企業數目全國最多。所以,已經超過一年的疫情令遊客絕迹,旅遊及相關的實體零售行業受到重創,結業裁員不在話下;「疫境」中尚能持續發展的,都是與科技有關的產業,即使傳統行業如零售和飲食業,皆紛紛引入科技元素改變經營模式,故無論市場擴大多少倍,今後講的不是設立多少個銷售點,而是能夠「接觸」到多少顧客群,講的是技術力量,大灣區的人口和面積正好為提升技術能力提供一個實驗場。

當然,即使有了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競爭肯定還是存在的,大灣區內有5個機場就可說明。但競爭下互補去提升優勢,則是發展所需,最近香港機場管理局入股珠海機場和大灣區航空公司的成立就是例子,前者是聯合起來與廣州和深圳機場競爭,後者則是看中區內潛力卻又避開國際航空業的過度競爭。

當周邊地區和城市有新發展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問對香港有何影響,這是一種擔心「人強我弱」心態;但只要香港藉着固有優勢,繼續發揮外聯內引,壯大輻射範圍,那應是利大於弊的發展,而且不同的行業,在灣區的發展將會不同,今後再繼續探討。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 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