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在美狂熱 學者憂爆泡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美國市場狂熱,美資投資銀行高盛行政總裁所羅門(David Solomon)直言,SPAC的盛況是不可持續。亦有學者警告,SPAC的泡沫將隨時爆破。

美國去年新上市集資額1,672.4億美元(約1.3萬億港元)中,約一半為SPAC,其集資額達821.1億美元,按年飆升超過5倍。所羅門質疑SPAC是否繼續會以目前的速度增長,現時的趨勢又是否已經「走得太遠」。

進行併購後 回報輸大市

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兼金融講師David Erickson認為,現時SPAC市場出現與2000年末科網股泡沫相同的特徵,將於不久後出現調整。由於市場過熱,而SPAC物色收購目標競爭大,部分或收購尚未準備好上市的公司,令質素下降。

事實上,史丹福大學法學教授Michael Klausner等學者早前發表一篇文章,研究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之間完成收購的47隻SPAC的情況,發現SPAC在進行企業合併後的6個月內回報中位數為負23.8%,而以科技股掛帥的美國納指期內則上漲了大約30%,換言之表現明顯跑輸大市。

Klausner其後又於外媒撰文指出,即使SPAC股價下跌,它們的發起人基本上也有不錯的投資回報。截至2020年底,這些SPAC的發起人享有超過5倍的投資回報,認為SPAC是沖淡長線投資者的利益,只有發起人和早期套利離場投資者獲益,而且SPAC上市及收購的成本不比傳統新股發行的開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