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視野:推動數碼化管治宜多方借鏡

全球許多國家都在推動「數碼治國」,最矚目的當屬愛沙尼亞。這個人口僅130萬的波羅的海小國,自2000年初開始發展數碼化,早在2012年就被歐盟理事會譽為歐盟中數碼化領先國家。其數碼化身份證的設立,不但有助於外國投資者在該國銀行開戶及貸款,而且其系統整合程度高,與政府選舉、退休制度、教育與醫療等系統連接,其經驗值得香港借鑑。

愛沙尼亞系統獲國民信任

20年來的數碼化經驗,讓愛沙尼亞成為許多英國中小型公司脫歐後的選擇所在,亦可作為其他歐盟國家的借鏡。不過,回顧其發展歷程,2000年的開展數碼化決定,以及2002年的數碼化身份證推出,均曾受到許多質疑,尤其是蘇聯時期政府搜集人民資料的歷史,更讓愛沙尼亞如履薄冰,需緩步爭取人民的信任。

愛沙尼亞數碼轉型辦公室發言人指,該國政府深知從蘇聯獨立後,政府獲得信任的機會只得一次。從建立資訊科技系統開始,便同一時間兼顧了安全性和隱私性,創建了數據追蹤機制,令每位公民都可以檢查哪個政府機構查看了自身數據,關於哪一部分、何時,以及出於何種原因。正因如此,公民與國家之間的信任平衡得以重新建立及穩固起來。

仍須完善打擊洗錢機制

雖然如此,愛沙尼亞亦面對不少挑戰。瑞典SEB銀行曾於2015年調查指,愛沙尼亞的數碼化與銀行的整合,可能成為國際洗錢窗口;即使該國其後更新了數碼身份證的認證方式及識別裝置,仍在2019年被爆出洗錢醜聞。

這些挑戰加速了該國重整財政部門與民間銀行,幫助銀行間相互使用洗錢防制程序,強化政府機關打擊洗錢,同時加強數碼身份審核的安全,嘗試挽回國際尤其是歐盟的信任。

近年,其他歐盟各國如法國,亦急欲追趕其數碼化腳步,當中許多數碼化政策,都由借鏡愛沙尼亞的經驗而來,最近兩年更邀請許多在愛沙尼亞設立辦公室的新創企業匯集巴黎召開會議,都是想借用他山之石來加速法國的數碼化發展。

愛沙尼亞數碼轉型辦公室發言人建議,只有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傾聽人們意願,並藉維護隱私去建立信任,例如透過上述的公民可觀看自身的數據追蹤系統,方能逐漸獲得信任。還有另一種類型的信任,即是無論想使用甚麼公共服務,都可以在數碼身份證的系統下達成且具隱私性。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雖然可以數碼身份證來使用部分線上服務,但大多數仍然要紙上解決,對國家及民眾都沒有幫助。

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完整服務,建立一個受信賴的法律框架,允許政府機構各部門有限程度交換數據。最後,還要確保每個公民都擁有一個電子身份,讓政策提出推行時的阻力降到最低。未來香港若要發展數碼化城市,愛沙尼亞政府的建議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