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貨幣政策已趨緊!人民銀行日前披露去年數據顯示,全年新增貸款逾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34.86萬億元,按年飆9.19萬億元,惟單看上月社融增量僅1.72萬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2萬億元,反映在官方融資渠道以外的影子銀行活動大幅驟減,降幅創至少4年以來最大,令市場擔心人行去槓桿模式已暗中「發功」。
踏入今年,人行「收水」動作頗為明顯,昨日進行被視為「放水」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金額僅20億元,中標利率2.2厘,單日淨回籠80億元。市場人士指,人行多年來的逆回購都以100億元起跳,近日的50億元逆回購已被指為近年新低,想不到昨日再打破這紀錄。
分析表示,人行「收水」或與市場不缺資金有關。事實上,內地銀行間市場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曾跌破0.5厘,處於史上極低水平,意味銀行無必要向人行「借貴錢」。
日資券商野村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預計,今年內地貨幣政策將逐步趨向正常化,未來幾個月新增貸款增速會減慢,但由於內地出現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故預料會延遲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步伐,且預計今年不會加息。
雖然市場有傳人行下一步或要降存款準備金率,但陸氏坦言沒有這需要,原因是經常帳盈餘強勁和資本流入等可補充貨幣基礎,而且「降準」的貨幣寬鬆信號太強,反倒不如使用為銀行提供融資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來得低調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