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板塊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國策扶持的憧憬,資金的偏好和企業的堅持同樣關鍵。事實上,除了以管理資產規模計是全球最大基金公司的貝萊德外,歐美的退休基金也紛紛以環保表現去決定是否投資一家公司與否。
繼貝萊德早前宣布今年會維權投資者「上身」、與更多企業磋商氣候議題後,資產多達2,260億美元(約1.76萬億港元)的美國紐約州共同退休基金早前亦表明,2040年前要實現投資組合內企業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歸零」的目標,並會把企業的能源使用定為投資風險,要是不達標就會沽貨。
而管理3,600億瑞典克朗(約3,413億港元)的瑞典公共退休基金AP2,則跟隨鄰國挪威的主權基金,「擺到明歧視」傳統能源股,不會投資煤炭收入佔比高於1%、石油收入佔比高於10%的企業。而為約900萬人管理財富的英國國家職業儲蓄信託(NEST)亦表明,不再投資售賣煤炭和油砂等的公司,並要在2025年前沽清有關持倉。
可想而知,一眾企業就算怎樣不情願,也要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含綠量」。蘋果公司(Apple Inc.)日前披露,該公司將會根據高層於環保等議題的所為能否與公司價值觀一致,調整其現金花紅。
Apple於去年7月底時宣布,期望2030年時,內部業務、供應鏈和產品能夠達到「碳中和」。而為其生產晶片的台積電不久即表態支持,但礙於晶圓代工行業本身極其耗電、電力供應甚至被指可能會制約其產能的地步,台積電的目標相對「保守」,擬於2050年前實現全部生產過程均為可再生能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