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救市規模料縮 財赤佔GDP勢降至3%

被視為內地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重要風向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本月召開,市場預期中國明年經濟強勢復甦,有內地媒體估計,今年各類超常規的疫情救助與經濟紓困政策將在明年陸續減少,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由今年超過3.6%,降至約3%水平,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亦會低於今年的3.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降至約3萬億元。

適逢明年為內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分析預期,將會聚焦在協助企業紓困政策退出、促消費擴內需加碼、財政貨幣政策如何配合、重點領域改革突破等4大方面。

疫情累消費恢復滯後

隨着「雙循環」將成為新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認為,為加快形成「雙循環」,不應讓刺激經濟恢復和內需的擴張性政策過快退出,要維持信貸的平穩增長,避免出現信貸過度或過快收縮。

事實上,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3大引擎之一的內地消費,今年受累疫情抑壓,其恢復速度明顯滯後於另外兩大引擎-基建投資及進出口。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認為,收入差距過大是制約總需求的重要原因,要加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從而能較大幅度地提高消費能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