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恐面臨「雷曼時刻」

資深財務分析師、曾任全球著名財經雜誌《巴隆氏》周刊亞洲版執行主編William Pesek於日本媒體撰文指出,中國或面臨「雷曼時刻」,即單一債務事件恐演變成金融系統性風險。

他指出,根據滙豐調查39個國家、合共10,400家企業的報告顯示,受訪者認為,中國已成為亞太區最大的外國市場,亦躍升為許多企業最大的貿易對象(以29%領先美國的28%)。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制裁和干預沒有讓跨國企業與中國脫鈎,反而促使企業尋找方法將生產分散在中國周遭地區,疫情更加速該轉變。

不過,Pesek表示,中國經濟基礎已暴露出裂縫,最近多宗債務違約事件,一部分起因是特朗普的貿易戰及美國打壓中國國企,或許正預示中國企業的「雷曼時刻」到來。

國企債務槓桿惹關注

他舉例,在永城煤電11月上旬爆出違約前,許多投資者從未聽過這家公司,但從那時起,中國迅速累積數十億美元的未償還債務,儼然成為「礦坑裏的金絲雀」(即爆煲前的預兆),紫光集團、華晨集團加劇了原本就已狂烈的債市拋售潮,並讓投資者開始關注其他企業。

另Pesek認為,若特朗普把中芯國際(00981)加入制裁名單,或中海油(00883)等巨企稍有閃失,中國可能更糟糕,但歸根究柢,特朗普只是扮演火上加油的角色,並非始作俑者。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中國對科技公司加強監管,螞蟻集團預定開展史上最大型首次招股活動(IPO)被煞停,惟Pesek覺得中國需要嚴厲取締的對象其實是國營企業,因其債務槓桿問題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