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營商好轉 企業仍悲觀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公布,經季節調整後,11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10月份的49.8升至50.1,為2018年3月以來最高,並重返擴張區間。惟分析指,隨着香港疫情惡化及防疫措施再度收緊,勢妨礙經濟復甦,企業依然看淡未來一年的營商前景。

該指數每月向香港約400家企業作出調查,問及有關新訂單、產品、就業人數、供應商交期及採購庫存的情況,以了解企業的營商環境。

報告指,受需求疲弱、項目取消等影響,私營企業上月輕微減產;新接的業務量輕微下跌,但跌幅是目前32個月下跌周期內最小,反映客戶需求接近靠穩。雖然從內地及海外地區取得的訂單量進一步萎縮,但跌幅已較今年初新冠肺炎大流行高峰期時明顯收窄。

就業指數連跌兩月

此外,企業進一步削減採購活動和調低產出價格,但跌幅已較早前明顯放緩。供應商則維持延長付貨期安排。另就業指數連續兩個月萎縮,反映就業市場不振。

而11月份產出預期指數較10月回落,反映業界的悲觀情緒明顯。由於憂慮新一波疫情及相關不確定因素可能造成衝擊,因此形成負面情緒。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指出,11月PMI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整體營商環境企穩,但隨着防疫措施再度收緊,或妨礙經濟復甦,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已打擊企業的經營信心。目前為止,第四季度PMI平均值為49.9,創近3年最高。惟疫情在全球反彈,而本港又要為遏止第四波疫情而收緊防疫措施,將對經濟復甦構成下行風險。

廠商訂單勁縮六成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吳國安稱,疫情令全球經濟衰退,11月業內訂單較去年同期足足減少60%。這與買家及廠商的溝通以線上為主,令買家的購買意欲下降有關。

另外,現時訂單價格向下,買家又一般需要拖長付款期10至20日不等,令廠商資金壓力倍增。而由於訂單量大跌,工廠自疫情爆發以來已裁減不少員工。

服裝店Hive Fashion老闆Ting指,禁聚令收緊,令零售商店的人流進一步減少,加上因商場曾爆發疫情,實體店不設試身,導致生意比以往流失三至四成。

她續指,早前網上銷售生意不俗,但臨近年尾顧客消費再度縮減,平均每人只購買一件衣服,每張訂單由以往500元減至200、300元。她又表示,因各地物流運輸不順暢,近3個月出口到新加坡、台灣及美國的訂單亦大幅下跌兩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