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成熟製程生意 內地廠仍難撼台積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認連任失敗前,淪為其政權打壓對象的中芯國際(00981)近日股價已見起色。儘管中芯在採購設備上遇阻,惟內地仍可透過其他本土晶片廠邁向晶片供應自主,首要是讓廠商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現金流支撐研發。但內媒指,內地晶片廠在成熟製程領域搶去台積電的生意也非易事。

中芯號稱內地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但製程組合只是追上早就不是台積電對手的聯華電子,跟台積電今年第三季晶圓收入,單是16納米或以下先進製程就佔約六成,實在不能比較。不過,觀乎去年全球半導體晶圓出貨市佔率,28納米或以上的成熟製程(可用於射頻及電源管理晶片)佔比達52%,成熟製程對於內地廠商而言依然充滿商機。

內媒引述不具名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和多名半導體業人士指出,成熟製程本身技術壁壘不算太高,內地晶片代工廠在此領域已能滿足大部分客戶需要,而他們相對台積電的優勢主要在於比較願意滿足客戶特別設計需求,原因是台積電通常訂單無憂,除非是蘋果公司(Apple Inc.)、華為、聯發科技、超微半導體(AMD)這樣的「豪門」,台積電很少為了某一客戶專門製作。

未能造出「好用」產品

然而,內媒引述開發物聯網(IoT)感測元件及智能穿戴裝置晶片的久好電子創辦人劉衛東指出,內地晶片代工廠大量搶走台積電成熟製程訂單的機會不大,難度堪比取代英特爾(Intel)在中央處理器(CPU)的地位。

業界人士指,內地晶片代工廠與台積電一大分別在於,前者僅停留於造出「能用」的晶片,台積電更有能力造出「好用」的晶片,可以滿足客戶的訂單要求,因此內地工廠要下苦功提升服務及產業鏈能力,就如像台積電與原料供應商長期合作,萬一缺貨可以藉此關係優先取貨。

同時,內地晶片代工廠商另一主要發展障礙,是與客戶試錯的經驗不夠,若要達致「好用」境界,則需吸引更多客戶把晶片設計圖交給他們試產,以累積更多改善工藝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