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亞28億售OK便利店業務

香港便利店漸式微,除因中外資狂攻本地超市及連鎖雜貨店、本港藥妝店搶佔市場外,傳統便利店商業模式亦大不如前。在港經營OK便利店業務達35年的利亞零售(00831)宣布,作價27.9億元把本港OK便利店業務售予加拿大上市公司,今次利亞「退場」意味該本港便利店第二大市佔品牌,不再由港資持有。

香港今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約261億元,按年挫12.9%,連跌20個月,作為便利店主要收入來源的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類別銷貨價值跌11.1%。以往主攻民生市場的便利店在疫情下,亦要轉打衞生用品、保健品及日用品主意。惟香港便利店生存環境似乎愈加捉襟見肘,單以OK便利店在港分店數量計,早已停滯不前,目前總數約340家,與2016年底止331家相差不遠。

傳統便利店成本大增

反觀不少超市、百貨及藥妝店卻積極「踩過界」分杯羹。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一田百貨9月新開分店卻打正日式便利店與精品超市結合的旗幟加入戰場,為本港便利店市場亮起警號。

全港大小藥妝店也增添便利店元素,選址面積或產品種類亦貼近便利店經營手法,食品在整體組合佔比較顯著,更不惜調低食品售價,由毛利率較高的醫藥品、化妝品作彌補,贏得便利店市場。如日本折扣零售店唐吉訶德(Don Don Donki或稱驚安の殿堂),自去年來港「插旗」後,連同明年擴充大計,在「疫」市下令香港分店數目增至6家,且中環新店更以24小時營業為賣點,直接成為便利店競爭對手。

傳統便利店業務看似進入衰退期,與收入增長被迅速攤薄、經營成本急增有關。如利亞零售在港自營OK便利店,僱員開支由2016年底的8.14億元擴大至去年底的9.57億元,惟期間員工總數目只上調100人,反映人工成本高之餘,亦足見要提高工資才能解決招聘難問題。

目前香港大部分的便利店遍布各區,算是密集營運,但同時所採取的特許經營商業模式卻相對過時。參照日本市場,便利店商業衰退主因面對勞工不足、同行競爭及加盟店經營百上加斤問題。換言之,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便利店加盟商面臨的每月租金成本負擔更甚,細舖營業額又有限的情況下,導致加盟商買少見少。

加企ACT入主 擬攻亞太

本港便利店的黃金年代已過,卻有不少中外資企業勇於接手。今次利亞零售退出香港OK便利店市場,正正出自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Alimentation Couche-Tard Inc(ACT)的建議,對方更表明有意進一步搶佔亞太地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