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日漸普及,再遇上一場世紀疫情,加速了科技對日常生活環節應用的滲透率,更多消費者習慣網上購物、網上學習;電子商貿、電子支付大行其道,令交易模式起着根本變化。過去「現金(鈔票)是王」,如今似乎不再合用!至於從事銀行業的打工仔,就可能會因工序劇變而飯碗不保。
國際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疫情導致全球的付款服務收入在今年上半年銳減22%,雖然下半年有望回彈,但全年仍料減少1,400億美元(約1.09萬億港元),較去年總額約兩萬億美元少7%,減幅相當於全球付款服務商過去幾年的每年平均收入增長。
麥肯錫估計,疫情導致全球的非必需消費驟減40%,當中旅遊及娛樂消費的減幅高達80至90%。一些地區的消費者甚至為了準備應付接下來更艱巨的生活挑戰而還清信用卡債務,使信用卡消費顯著下降。因此,來自利息的付款服務收入接下來仍將持續受壓,影響銀行收入。再者,各國銀行都關閉了大量分行和自動櫃員機(ATM),業內一些職位可能正大量減少,長遠某些工種甚至從此消失。
該機構指出,疫情加速了全球多地從現金交易轉向數碼支付的趨勢,一些地區的商家擔心病毒經由提款機傳播,甚至拒絕收取現金,例如印度提款機使用量在今年四月銳減47%;英國在三至七月期間的提款機使用量比往常大減46%。報告預期,到了今年底,全球付款交易中通過現金及支票完成的比率,將較去年的69%減少五個百分點,相當於過去數年平均跌幅的四至五倍。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新興或發達市場,都將出現「鈔票不再為王」的趨勢,例如新加坡的現金付款比率在一○年是59%,料今年底將跌至39%;印尼一○年是100%現金交易,到了今年底將減至96%;馬來西亞也估計從93%減至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