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操刀審判 港銀難免被祭旗

中美開打金融戰,雙方都在盤算利害,反正一出招,必要精準且直取要害。最近中國放風正制訂《不可靠實體清單》,而美國就「恰巧」流出財政部的國際銀行金融犯罪文件。更值得擔心的是,根據《香港自治法》,美國將公布制裁中港官員相關企業的名單,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商戰」思維,必有香港金融機構在列!可以預見,一場以香港為風眼的金融超級颶風正在醞釀,只怕一發不可收拾!

回看美國在八月初宣布制裁中港官員,下一步就是金融機構,時機很可能是十月七日或之前。任何機構一旦被制裁,就可能被禁止參與美元外匯交易及結算,是直搗財路。可以想像,如今在中、港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正面對空前壓力,生怕踏進制裁而萬劫不復!

事實上,在港的中外大型金融機構,皆着眼於來自世界各地、經香港這個金融與貿易中心進行交易或投資所衍生出的龐大金融服務需求,若今次有香港的銀行被列入制裁清單,打擊銀行經營事小,其他海外同業因此重估香港地緣政治風險,而縮減業務規模才事大。再者,一旦有制裁機構被限制使用美元,將間接對港元聯匯制度構成信心危機,後患無窮。

一旦如此,中國政府不可能不還擊,尤其會限制目標美資金融機構的業務往來,故市場主流意見認為,特朗普不會在大選臨近而做出攬炒式挑釁行為。不過,近期他的行徑恐怕並非市場主流意見所能測度!眾所周知,他是商人出身,自一七年正式登上總統寶座以來,已多番證明其施政是以商業為出發點,並喜歡針對「特定企業」,例如吸引台資代工大廠鴻海集團赴美投資,到近期封殺華為、TikTok,以及騰訊旗下WeChat等。明顯地,他是以逐個擊破的方式來爭取政治籌碼,而不會貿貿然打擊整個行業。例如封殺華為,他不會同時狙擊小米等其他內地手機廠商,致使生意能繼續做,美企反而因華為要搶購晶片而賺更多;TikTok交易更是從中大撈「油水」。簡而言之,他懂得怎樣避重就輕,透過制裁「特定目標」而又能讓整個行業繼續有肉食。

由他所謂的「交易藝術」可見,十月七日或之前操刀「封殺」某家或某些香港金融機構絕非危言,他一向的拿手好戲就是挾美元以令全球金融,屆時必有罅隙讓美資「自己友」撈得更多!如是者,一般民眾與其炒炒賣賣博個股反彈或賭跌,倒不如翹手作壁上觀,這場遊戲絕非容易盤算,只能設法分散資產風險,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