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政策和框架在亞洲正在快速發展,不少投資市場已經採用了管理準則或指南,並且不斷改善及更新。近年中國A股在ESG方面的進展迅速,但披露結構仍有限和欠優質。同時,由於內地市場並未強制上市公司進行ESG匯報,因此投資者難以評估相關數據。因此,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企業基本因素,才可全面洞悉其ESG狀況。
根據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PRI)及特許財務分析師協會的資料,目前內地僅有三分之一公司發表ESG或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
此外,這些報告載列的資料不一定直接與財政重大因素相關。例如,很多公司均就慈善捐款作出報告,但並未全面披露影響業務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關鍵指標。
第三方ESG評級系統固然有用,但過度倚賴亦可能帶來風險。國際第三方供應商一般運用同一方法評估所有市場的企業表現,這意味文化、經濟和地域差異未必獲得充分考慮。此外,第三方評級標準不一,加上欠缺具質素的數據,令進展受阻,尤以內地中小型企業為甚。在此情況下,直接與公司的ESG互動參與可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了解相關風險和機遇。
所謂的ESG互動參與,是團隊會直接與內地公司溝通互動。舉例說,過去兩年,宏利投資管理團隊就ESG議題定期與多家中國業務龐大的公司溝通互動,包括到北京、上海和深圳進行實地公司考察。考察過程中探討的ESG議題涵蓋氣候變化、綠色建築、水資源危機、網絡安全及董事會多元化。
舉例來說,一家內地的國營企業可能相當具投資價值,但根據第三方供應商的評級,該國企的管治操守評分或會落後於已發展市場同業,導致整體ESG評分偏低。因應這情況,擁有ESG分析能力的主動型基金經理具有優勢,因為其可利用第三方供應商的ESG評級或評分為切入點,以及透過專屬研究框架「GCMV(增長、現金流、管理能力、估值)」,就投資決策過程中重要的因素作進一步分析。
中國A股融合ESG元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是發展正在迅速變化。拉動的因素固然存在,而且進展平穩順利,但現有數據參差不齊,資訊披露零散,令ESG前景變得不明朗。
面對上述情況,主動管理方針和專屬研究有助駕馭這些轉變,在基本因素盡職審查方面提供更優質的ESG意見,特別是在中小企領域。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主管 Eric Nie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