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撤華料耗7.8萬億

新冠肺炎肆虐,歐美企業正考慮陸續把供應鏈撤出中國,以減低對中國廠房的依賴。這除了對中國經濟構成打擊外,外資亦因此付上沉重的代價!美國銀行發表研究報告,指疫情加速了歐美企業將供應鏈撤出中國的步伐,雖然長遠會對企業有利,但五年內這些企業要付出的成本或達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

疫情催化 「斷供」威脅廣

報告指,基於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憂慮、對國家安全的考量、對氣候變化或生產程序自動化等原因,就算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已有歐美企業一反過去幾十年將供應鏈全球化的做法,逐步將生產線搬回本土。有67%受訪基金經理認定供應鏈本地化或回流的趨勢,並認為是疫情完結後世界的一項結構性轉變。

該行又指,疫情發生只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因為在疫情之下,全球已有八成製造業面臨供應鏈斷裂的問題,迫使當中逾75%加緊將生產本土化,或至少把中國廠房撤走到其他地方。另外也因為「持份者資本主義」抬頭,不少歐美人士相信,撤出中國能惠及更多的持份者,包括企業的股東、僱員、消費者、甚至國家。

中國出口全球佔比下降

負責撰寫該報告的分析員指出,上述改變令涉及企業的股本回報率下降70個點子,自由現金流比率下降110個點子,但潛在的風險溢價亦會減少。故就算損失顯著,也阻不了這個趨勢。另外,美國、日本、歐盟、印度、台灣等地已陸續有政策協助企業將供應鏈搬回本土。

此外,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和香港絲路顧問公司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中國出口的1,200項產品佔全球出口比重22%,較一八年下降3個百分點;消費品部分則下降4個百分點至42%。過往由中國主導生產的產品也見相同趨勢,例如電腦及平板電腦的出口下滑4個百分點至45%;手機則下滑3個百分點至54%。數據反映中美貿易戰之下,部分廠商已開始將生產線撤離中國。

另外,外媒引述一項日本企業調查顯示,隨着中美關係日益惡化,有46%的受訪日企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將衝擊他們的利潤。另有五分之一受訪日企表示,考慮將其在中國的營運基地或供應鏈遷走,他們計劃把廠房搬到亞洲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