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00981)指引第三季毛利率按季大跌至少5.5個百分點,原因是專攻14納米或以下先進製程的12吋晶圓廠中芯南方擴產帶來額外折舊開支,消息拖累股價周五曾瀉10.38%,收市仍插8.7%,收報29.9元;其A股(688981.SH)亦挫5.13%,收報80.47元人民幣。
聯席首席執行官梁孟松亦無解釋為何不再單獨列出14納米的晶圓收入貢獻,惟僅稱先進製程收入正在增長,新一代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正處於客戶驗收階段。這位曾在台積電開發FinFET工藝的研發大將又說,中芯14納米技術平台之應用正擴展至4G通訊以外,如人工智能(AI)、射頻、汽車和物聯網(IoT),不乏商機,惟這製程恐只能做低階的高效能運算(HPC)晶片,中芯正思考如何開拓HPC。
就美國早前加碼封殺華為晶片供應,梁孟松稱,中芯會遵從國際規章,但相信就算沒了這位大客兼開創先進製程的重要合作夥伴,以市場對晶片需求仍強勁,其他客戶亦會陸續進入這產能供應緊張的製程,華為捱打對中芯業績及工藝發展的影響可控。
內地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內地今年首七個月集成電路(晶片)進口貨值按年升15.7%至1.29萬億元人民幣,可見晶片國產化之迫切性,但中芯用了美國技術和設備,亦受制美國的「長臂管轄」。
另一聯席首席執行官趙海軍指,不會執着提高設備等本土化水平,公司既然稱為「中芯國際」就是一家國際企業,不會「只用張三,不用李四」。此外,儘管現時有很多本土設備廠商經上市獲得研發資金,惟現時規模仍小,且其研發要與晶圓代工商等合作,過程需時。
此外,中芯早前宣布擬於北京添設一座合資廠房,專攻28納米及以上成熟製程。首席財務官高永崗表示,該廠尚在籌備,沒有相關資本開支計劃。惟趙海軍強調,中芯不會建只有一個製程的廠房,該廠也會做28納米以外的成熟製程,現時產能供應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