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金預示年底危 金融末劫勢難逃

金價近日迭創歷史新高後,出現單日轉升為跌,明顯是投機盤獲利回吐,恰巧被視為「數碼黃金」的虛擬貨幣隨即接力炒上,實非佳兆。凡此種種,在在證明央行無限放水令游資氾濫,商品成為繼股市後的「冒險樂園」,價格大上大落,愈炒愈狂,反是金融市場「末劫」之象!

中美之爭白熱化,加上疫情仍困擾全球主要經濟體,致使金融市場及經濟格局出現兩大現象:先是美國聯儲局帶頭無限放水救市,各地央行毫不猶豫跟風,以免經濟復甦落後於人,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豪擲逾廿萬億港元仍未夠,已展開下階段經濟刺激計劃;歐盟已通過近七萬億港元財政計劃,反映德國徹底放棄恪守財政穩健作風;中國內地也不弱,一籃子財政紓困和刺激計劃規模料近十萬億元人民幣。總之,大家都不顧後果地開大水喉,反正先救眼前火要緊,活得下去再算。

可惜巨量資金並未大舉投資實體經濟,而是產生第二個現象,就是全球股市從三月低位絕地反彈,主要升幅集中在極少數的重磅新經濟股,大部分傳統產業公司收入和股價皆乏善足陳,令股市風險高度集中,估值高處不勝寒。由於股市炒得過熱,無法滿足游資投機需求,商品市場就成為出路,金價由年初至今累升逾三成,就連久未見動靜的銀價也跟着炒起。基本上,無論黃金抑或白銀,今年實際需求皆跌,只是由於全球利率低無可低,抵銷了貴金屬不能產生利息回報的缺點,加上中美地緣政治風險急升溫,美國疫情反彈拖累美元展開新一輪跌勢,「避險」藉口充分,成功結集游資大炒。

如是者,到底金價此輪調整後會否繼續升?觀乎十二月黃金期貨有高達三十五萬張未平倉合約,價格又高見每安士2,000美元,如此重倉在遠期商品期貨的情況不多,故有理由相信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前,游資已準備乘金融市場波動升級之便,部署在金市興風作浪,並或多或少預示市場絕無輕視中美之爭升級,情況與之前兩年貿易戰截然不同!

誠然,大家得接受一個現實,雖然美國經濟極差,美元貶值壓力仍待消化,但眼前尚未有其他貨幣可取代美元地位,故主宰金價後市的仍是美元,即主動權依然在美國。值得留意的是,被視為「數碼黃金」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接力狂炒,大概就是到癲市末段的典型現象,可預示這個金融劇本發展下去,最終一幕不離商品、股、匯、債全線崩圍,時間可能就在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