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重置 去全球化提速

新冠肺炎不但對各國造成嚴重經濟衰退,更深遠的影響是各國為確保物資供應,考慮重置供應鏈並限制外國投資,令去全球化步伐大幅提速。

封關鎖國 防賤賣資產

回溯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一九一八年的西班牙流感,觸發國家和保護主義冒起,中斷國際聯繫,需超過半世紀,直至冷戰結束才重新融合。之後,廠商受惠生產成本降低,消費者亦因產品價格下降獲益,蓬勃的貿易和低通脹帶來全球經濟繁榮。

惟據監察組織Global Trade Alert的統計顯示,自疫症爆發後,全球近九十個國家曾阻止出口醫療物資,廿九個國家妨礙糧食輸出,而全球逾七成關口,限制外國人入境。另至少八個國家,以及歐盟今年宣布實施新外國投資限制,尤其是防範具戰略性企業,因疫情以賤價被收購。

其實,經過上世紀九十及千禧年代的急速擴張後,全球化步伐近年明顯停滯不前,主要是○八年金融海嘯令全球高速增長期告一段落,英國脫歐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更阻礙經濟融合。

日資助企業回流設廠

美國貿易代表萊蒂澤早前向各國貿易官員表示,今次疫情的教訓是過度依賴其他國家提供廉價醫療物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直言,危機令美國重新評估依賴中國的供應,不僅是藥物,還有對美國安全十分重要的稀土和核子原料。

歐盟產業政策專員布雷登認為,全球化程度或去得太盡,至於日本政府則資助企業把廠房從中國搬返日本本土。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秘書長拉米指出,環球資本主義將會重新平衡,之前一直在效益與穩定間取捨,未來將傾向後者。

然而,並非所有疫後的應對措施均是對全球化開倒車。一些小國包括新加坡和新西蘭組成聯盟,推動降低關稅以促進醫療物資貿易,強調國際間合作是解決供應緊張的最有效方法。此外,疫情令視像會議軟件迅速普及,亦加速產業如遙距醫療的全球化程度。顧問公司麥肯錫合夥人Susan Lund認為,不能簡單地說全球化已結束,全球化將會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