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悲觀 收入跌達五成

港府早前推出多輪紓困措施救市,惟企業對復甦前景仍趨悲觀。香港大型銀行發表與企業相關的調查顯示,有近七成香港受訪企業在疫情下每月收入大跌二至五成,五成半更預期需時半年至一年才能從疫情困境中復甦。隨香港爆發新一波疫情,過半港企認為,彈性工作安排於未來兩年將成新常態。

彈性工作勢成新常態

渣打銀行向中國內地、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逾二百間中型企業進行調查,當中香港受訪者較整體略為悲觀,有68%指公司每月收入下跌20至50%,逾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更認為復甦期會長達一至兩年,五成半估計需時半年至一年。香港受訪者認為「提升企業營運靈活度及彈性」和「利用科技與競爭對手區分」,是兩大推動業務增長的優先工作,但同時表示,有需要更關注風險。

受疫情衝擊,企業紛紛變招力挽狂瀾,不少企業轉型至較靈活的營運模式,以及運用科技支持業務增長。渣打調查訪問亞洲四個市場的中型企業的決策者,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會優先透過提升營運靈活度和彈性,帶動業務增長。

香港爆發新一波疫情,不少企業重啟在家工作安排,滙豐銀行調查指,過半港企認為,彈性工作安排將成新常態,而採用創新科技更是當中的關鍵。疫情期間親身會面的機會雖大減,但透過虛擬會議和數碼協作工具,約八成受訪企業表示,反而感到與員工、客戶和供應鏈合作夥伴的距離更接近。

疫情促進數碼化進程

滙豐調查於四至五月訪問14個市場的逾2,600家公司,當中包括200家香港企業。對於過去數個月面對逆境的準備程度,六成港企承認,雖已作出適度準備,但仍有不足之處,疫情使其更關注業務多元化和數碼化的進程,並會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

值得留意的是,供應鏈不穩是疫情下企業尤為關注的議題。調查發現,63%香港企業表示,將於未來一至兩年推出措施,以加強供應鏈的可靠度及穩定性。儘管疫情為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部分企業認為,疫情為業務提供了轉型機會。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趙民忠指,疫情無疑影響營商環境,為企業營運帶來不穩,但同時亦提供業務機遇,讓企業重新思考業務發展的優次,不少企業更視目前時艱為轉型時機,以作更長遠的規劃及提升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