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畢業生聚財 不離五大法寶

本地經濟受社會政治事件及新冠肺炎影響,五月份失業率創十五年新高,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困難,要找到高薪厚職的「筍工」更是難上加難。然而,若果年輕人有清晰的理財概念、明確的投資目標及習慣,趁年輕累積財富,日後也可輕易走上百萬富翁大道。

1.堅持量入為出

職場新鮮人第一件事要學懂量入為出, 根據「六罐子理財法」,生活開支佔55%、10%為投資、10%長期儲蓄、10%進修、10%娛樂消費、5%捐獻。年輕人除了工作外,少不免需要社交,建立人際網絡。把多個月的娛樂費用儲起,便足夠一次出國旅行的費用。如若發現生活開支超過55%,可着手削減各方面開支,譬如與朋友「夾租」和多在家煮食。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林偉雄建議,職場新鮮人可以使用市面上一些有記帳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了解自己的花費比重,從而減低娛樂和必要開支,避免自己成為「月光族」,切忌先使未來錢,甚至淪為信用卡「奴隸」。

2.建立儲蓄習慣

年輕人從進入職場開始便要養成儲蓄習慣,儲蓄可以分為長線和短線。「六罐子理財法」裏的長期儲蓄是為了支付未來二、三十年的費用,例如是買樓、子女教育基金和應急資金等。其中一部分的儲蓄可放在活期戶口,而另一部分可放在定期存款,以確保獲得穩定的利息。

林氏認為,根據「理財三角形」最底層的理財安全網,畢業生可將收入的兩成撥入長線儲蓄,用作有儲蓄成分的人壽保險和醫療開支等。假如經濟能力許可,儲蓄彈性更高,可以再將收入的一至兩成用作中短期的儲蓄目標計劃,留待幾年後進修、買車、環遊世界和結婚等才使用。

3.月供股票或基金

對財政緊絀的職場新鮮人來說,月供股票或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可幫助他們養成投資習慣並把入市成本平均化。至於選擇基金或股票,則視乎個人風險取向和對股票熟悉的程度。

林氏續指,投資產品波幅愈大,投資者愈能享受到平均成本法的效益,只要投資者選對處長遠上升軌道的產品。假設一筆過買入股票,投資者便要預測入市時機,冀做到「低買高賣」,但難度相當高。採用平均成本法入市的好處是,假設投資者每月供股1,000元,便能在股價高位時買入較少股數,股價低位時買入較多股數,避免「高買低沽」的風險。

4.投資不宜保守

年輕人風險承受的能力理論上較高,而且他們剛投入社會,投資期比較長,故可以選擇進取型的投資產品,建議年輕人可以買入全攻型的基金,尤其是科技和健康護理相關股票基金,長期的複息增長效果會更佳,一般來說每個月最少供款1,000元。

現時坊間有些以保險形式包裝的基金計劃,只需每月500元便可買到幾隻基金,但通常會附帶鎖定期,大約需時一至兩年才可以調整供款金額或停供。至於普遍銀行或基金公司的基金儲蓄計劃,是可隨時開始和停供,投資更具彈性。

另外,年輕投資者亦可考慮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科技或新經濟概念ETF。他看好由南方東英推出的ETF工銀南方中國(03167),其投資於中港上市的新經濟股,包括騰訊控股(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料這些股份前景秀麗,該ETF具增長潛力。他建議,月薪萬多元的年輕人,最理想可每月供入2,000元,一半投放在科技股基金或ETF,另一半放在健康概念股票基金。

5.定期檢視成效

除此之外,職場新鮮人最好每半年檢討一次自己的理財方法,養成記帳的習慣外,亦要定期檢討使費,研究可否減省多餘的娛樂或必需開支,以至可否增加長期的儲蓄及投資額。理財方法離不開增加資產和減低債務。此外,亦要檢視個人的投資成果,切忌短炒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