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濟回暖次季料增3%

中國五月份經濟表現回暖,不少投資銀行預期,內地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恢復增長,有望扭轉首季勁跌6.8%的史上最弱勢,走出陷入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季度經濟收縮)的危機。不過,今年內地中央財政收入預算按年罕有下滑,明顯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綜合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明在網絡論壇中表示,隨着內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企業加快生產,第二季GDP可能恢復到2至3%的按年增長,今年有機會升3%。

他又預料,下半年人民銀行將下調基準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時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勢成唯一有增長大國

內地官媒也傳出降準預測的時間表,昨日有內媒刊發頭版評論文章,指下半年貨幣政策節奏可能是短期以放寬為主,其中提到周一MLF降息預期落空後,降準可能性已進一步提升,時間上或於六月底至七月初有消息。

儘管內地出現第二波疫情,但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亞太區投資主管陳敏蘭認為,內地政府應對疫情迅速,同時有財政及貨幣政策助重啟經濟,料內地第二季經濟按年增2%,第三及第四季增長預測更介乎5至6%。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亦預料,內地今年將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估全年升2%。

中央預算收入大減7%

不過,據財政部資料顯示,以稅收收入為主的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今年只有約8.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實際水平大減7.3%,主要基於疫情對經濟影響、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在多個稅種中,除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印花稅預計略有增長外,其餘稅收均預計下滑。當中,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及關稅合計預算更減少14.1%。

事實上,疫情已經促使更多跨國企業計劃將供應鏈撤出內地。據外媒引用瑞銀對全球逾450位企業首席財務官的調查顯示,在華擁有製造業務的跨國企業中,約76%期望部分產能遷出內地,恐導致內地全年出口額損失7,500億美元(約5.85萬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