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債市違約規模縮兩成一

內地監管機構積極引導資金流向企業,內企融資環境轉向寬鬆,規避債券違約策略更初見成效。惟分析指,內地債券市場仍有遠慮,並非長期投資者的避風港。

據彭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少12宗境內信用債發行人,通過協調投資者撤銷回售、達成延長到期日協議,以及進行債券轉售等方式避開違約。因此,截至周一為止,今年境內債市違約金額僅3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少21%。

延到期日恐引發斬倉

不過,彭博報道引述穆迪大中華區信用研究主管鍾汶權指,債券違約在法律及監管上定義不盡相同,延長到期日、置換等手段在內地或不算違約,但從投資者角度卻可能是。以近期個別內企倉促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為例,雖通過延長到期日議案,但卻遭不少投資者質疑操作有違契約精神。

有市場人士提醒,隨着時間延長,不排除疫情會成為信用債風險爆發的催化劑。投資者在被動拉長到期日的情況下,亦有機會選擇斷然斬倉,往往導致相關主體出現較大估值波動。光大証券已在報告提醒,債券置換並非是債券違約的避風港,部分發生債券置換的主體仍可能違約。

另外,中國北大方正集團管理人計劃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據該集團管理人在內媒刊登公告顯示,為完成重整,有效整合產業資源,要求引入有足夠資金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原則上最近一年經審計資產總額不低於500億元,或淨資產不低於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