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觸發全球股市暴瀉,據報規模最大的15家主權基金,今年共錄得帳面損失達670億美元(約5,226億港元),主要受金融股拖累,新經濟股彌補不了相關損失。但分析相信,即使經濟前景堪憂,主權基金未來大舉掟貨的機會不大,問題是港股估值已不算過低,內銀股價又注定不標青,恒生指數短線料於25,000點遇阻力。值得留意的是,內地今早會公布貸款相關利率,市場預期會下調,以挽救經濟。
外電報道,西班牙IE大學變革治理中心的主權財富研究總監Javier Capape指出,國家級大戶今年資產「大縮水」,當中大部分、約40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中投公司於四大內銀,分別是建設銀行(00939)、農業銀行(01288)、工商銀行(01398)及中國銀行(03988)等金融股之持倉。歐資大行瑞信股價今年累瀉近40%,亦勢令卡塔爾和挪威兩個產油國大股東損失慘重。
惟Capape指,疫情凸顯電子商貿的重要性,主權基金過去大舉投資的物流及倉儲行業,應能給予他們「安慰獎」。換言之,投資銀行股及商貿科技類別的回報差天共地,相信短期兩極趨勢持續。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主權基金成立目的乃為政府帶來平穩回報,一般投資年期很長,應該不太在意一、兩季的損失而要大舉沽貨;況且他們持貨量極大,難在不衝擊股價的情況下減磅。他認為,市場仍注視各國復工復產進展,現時恒指今年預測市盈率已回升至10.6倍,處於歷史區間中段,不算便宜,預期本周只會在24,000至25,000點間上落。內銀面對壞帳上升風險,股價注定不會標青;合稱「ATM」的阿里巴巴(09988)、騰訊控股(00700)及美團點評(03690)短期值博空間不大,惟疫情會令民眾愈益習慣網上消費,有貨者不妨繼續持有。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不排除恒指短線會回落至23,500點,但認為全球經濟及企業盈利預期已「壞無可壞」,環球央行則全力「放水」,恒指仍有望上試26,000點。他相信,市場已積累不少現金,只礙於信心未夠,因此建議投資者趁低吸納,新經濟股會比內銀股好,可長線持有,其中偏好阿里,「我相信好多人等緊(日本大股東)軟銀準備掟嗰啲貨」;而平安好醫生(01833)則可待90元以下再吸納。
市場預期人民銀行今日公布,一年及五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降0.2及0.1厘,至3.85及4.65厘。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個別發展,滙豐控股(00005)收報40.24元,較香港收市價高0.74元;騰訊收報405.76元,較港低3.84元。若按比例計,相當於恒指開市微跌1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