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帶來空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唱淡亞洲區經濟前景,預期二○年亞洲經濟停滯於零增長,為近六十年以來表現最差。香港方面亦未能樂觀,有經濟師形容「最壞時候仍然未到」,中短期破產宗數將會增加。
對比○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當年亞洲區經濟增長仍達4.7%,即使在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亦錄得1.3%增長。然而,是次疫情肆虐直接衝擊亞太地區服務業,同時亞洲的出口國家亦大受影響,對產品需求銳減。
IMF亞太部主任李昌鏞稱,相關影響除了是來自各國遏制措施及社會隔離外,全球及中國經濟放緩,均影響亞洲區前景。該組織預料,今年全球經濟收縮3%,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對香港經濟前景看法亦審慎,認為若疫情持續更長時間,政府刺激措施或不足以扭轉經濟下滑的情況,如更多中小企受影響,並出現減薪或裁員,疊加股市暴跌造成的負財富效應等,將嚴重影響私人消費,預計今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將按年倒退2.1%,更形容「最壞時候仍然未到」。
香港銀行體系的穩健程度方面,她指出,市場現金流短缺加大融資難度,非金融公司的償債能力或已減弱。另方面,該行亦擔心本地利率上升、工作機會減少及收入下降,將損害家庭的償債能力。
經濟走勢與樓市息息相關,李氏指出,當更多中小企陷入財困,持有物業的企業或會以遠低於市場水平的價格出售,以獲取現金流應急,此外,市場對裁員及減薪的憂慮,亦可能窒礙買樓需求,預計今年香港樓價按年下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