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 三月戰疫發債16萬億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紛推財政措施「賑災」,令融資壓力驟增。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顯示,今年三月全球主權債務發行額飆升至逾2.1萬億美元(約16萬億港元),創紀錄新高。經濟師認為,各國均面對支出上漲及稅收縮水壓力,料今年全球主權債務總額將保持升勢,至明年才有望回落。

為緩解疫情對經濟打擊,近月各國政府急需籌集資金救亡,使三月的全球主權債務發行額,較過去三年平均值高出逾1.3倍,若加上其他類別債務,上月總債務發行額更達3.2萬億美元。

荷蘭國際集團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直言,環球各國仍低估了為疫情紓困所需的支出,因封城下各地企業無法營運,失業率勢急劇上漲,而且失業情況將維持一段長時間,當中涉及的經濟損失及財政援助開支非常龐大。

她預計,政府稅收將隨經濟轉弱及失業而減少,料各國需要持續發債取得資金,今年發債規模之巨,「十年內未必還得完」,部分財政狀況較差的國家更有主權債務違約危機,如阿根廷、委內瑞拉等。

156萬億貸款年內到期

IIF報告指,截至一九年底,全球債務增加逾10.8萬億美元,總額飆至255萬億美元(約1,989萬億港元)的新高,令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重升至322%,較○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前高出40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全球「債冚債」再融資風險驟增。報告指出,直至今年底,全球將有高達20萬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債務及貸款到期,另新興市場需於年底前,為外幣債務再融資7,300億美元,當中逾八成為美元債。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各國發債需求將與日俱增,主權債務亦有機會違約,但需視乎各國經濟增長動力、賑災支出規模,以及外幣債務比重等。若避險情緒高踞不下,繼續支持美元強勢,外幣債務比重較高的國家,償債壓力將顯著提高。

全球經濟陷入停頓,企業亦急需現金流周轉,吳卓殷相信,年內企業發債需求將會增加,惟信貸風險升溫將提高借貸成本,個別更有機會「借唔到錢」,債務再融資困難大增下,或出現資金鏈斷裂危機。他指,三月及四月中資企業於香港的美元債發行量幾乎凍結。

港家庭債務佔GDP八成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第四季香港家庭債務佔GDP比率達79.5%,按年上升7.3個百分點,遠高於全球平均約六成水平。

惟吳卓殷預計,今年香港GDP將收縮3%,同時市民借貸周轉需求勢增,相關比率或進一步攀升。

各國債務加重不利信貸評級,除了評級機構惠譽日前預警,年內或有主權評級「連降」風險。

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亦將澳洲的「AAA」主權評級的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指該國財政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若疫情對經濟衝擊較預期嚴重和持久,或於兩年內將其降級。

標普預料,澳洲政府於二○和二一年財年的財赤佔GDP平均約為7.5%,之後才會顯著收窄,凸顯是次衞生危機衝擊主權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