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美股頻熔斷 亂市鬥炒技

自上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火速擴散,美股近十年升浪於剎那間終結,更觸發數次熔斷,令環球投資者慌忙躲避。原本相對保守資產,例如黃金及投資級別債券亦一度被拋售。交易員、基金經理以至個人投資者憶述美股暴跌時雖然一度嚇呆,但仍成功極地求生並有斬獲。

程式交易員 押注外國電子交易商股

美股熔斷發生在三月九日、三月十二日及三月十六日,標普500指數均一度下跌7%,令交易暫停15分鐘,而該三天收市都跌凸,分別收跌7.6%、9.51%及11.98%。擔任交易員的香港程式交易研究中心總裁蔡嘉民趁機加倉,更有斬獲。

他說,「你可能估唔到,人哋炒美股,當時我就炒美股相關嘅荷蘭股Flow Traders(FLOW)。佢係一間荷蘭上市,從事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包括ETF和槓桿及反向產品)的全球電子流動性提供商。當個市愈恐慌,大部分投資者就會瘋狂沽貨,小部分投資者則慌張買貨,令該公司不斷賺買賣差價。該股價喺美股第一次及第三次熔斷時爆升得最勁,單日均升超過7%。」

但他提醒,FLOW只適宜短炒,因公司好景時多向員工分紅,而非再投資於公司業務,所以股價未必能持續向上。他也提到另一家流動性提供商Virtu Financial Inc,但其值博率較FLOW低,因其股價由年初至第一次熔斷前已累漲超過六成,且其市值較大,更受大市氣氛影響。

上月美股大幅波動下,蔡嘉民也當了夜貓,到凌晨兩點多美股大局已定時才願睡覺,他慶幸自己未有損手,捱眼瞓都值得!

及早捕捉沽空信號

原來他善用程式交易,避過一劫。例如,他運用兩條均線交叉作為買賣信號。當五天移動平均線超過十五天移動平均線時,即出現黃金交叉便買入。相反,當五天平均線低於十五天平均線時,即出現死亡交叉便賣出。他發現,二月二十四日出現沽出信號,所以便沽空美指期貨。

此外,可留意債息及信用利差來判斷後市。他指,每逢聯儲局減息,股市都有下跌壓力。另公司債及政府債息差一般為三厘,如果擴至五厘或以上就屬不正常,將令信貸違約風險增加,股市下跌。所以,他中線看淡美股及港股。

外匯虛擬幣炒家 乘勢沽空新興市貨幣

外匯及比特幣投資者馬光健(KK)觀察到,多個新興市場貨幣在二月初呈弱勢,給予市場超強信號,環球股市危機正醞釀。南非蘭特、墨西哥披索及巴西雷亞爾兌美元於二月均跌超過4%,三月份再跌超過一成。美股跌勢緊隨其後,二月中先見頂,三月初跌勢加劇並於中旬見第一個底。他預計,「美股未跌夠,會有第二波出現,到時恐怕會有翻版雷曼事件出現,並引發大災難。」

他一直沽空新興市場貨幣,並指美國聯儲局三月份兩度緊急降息均無助新興市場貨幣止跌。聯儲局分別在三月三日下調聯邦基金利率0.5厘,再於三月十六日下調1厘,但墨西哥披索兌美元繼續下跌。他指,「新興市場貨幣有排跌,情況似部車跌入山崖,用手掣拉都冇用。」

買黃金比特幣應對放水潮

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全球金融系統崩潰,所以他打算買入黃金作投資,另買入比特幣當水泡。他說,「今次全部人都慘,嬰兒潮世代嘅退休金縮水;後生嘅則難搵工,負債纍纍。央行狂放水令通脹加劇,資產價格短期內可能爆漲,貧富懸殊更明顯,民怨四起。屆時,國際金價會進一步爆上。另當央行失去市民信任,被新貨幣系統取代,比特幣嘅角色就會更彰顯。人人唔再當佢係遊戲貨幣,而當佢係信用貨幣,其價格亦會被炒高。」

基金經理 追入波音認購期權勁賺

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馮宏遠管理的基金則短炒微型標指期貨,每點以五美元計。他分享心得:「除咗逢周五,炒指數坐過夜都OK,因為一旦翌日起床後發現美股狂插,咁喺亞洲市段都仲有得止蝕。」

組合維持逾七成現金

另外,他在熔斷過後,曾追入波音(Boeing)博反彈。他指,三次熔斷中航空股都成為重災區,波音單日跌幅嚇人,分別跌13.4%、18.11%及23.85%。他眼見,波音股價由二月中的349美元大跌至近三月中的100美元,便立即買入該股認購期權,合約為三個月後到期,期權金為30美元,最終贏一倍離場。他提醒,一般期權金金額為正股股價的5%已是上限,而是次更高達三成屬超高,但認為其股價再插的幅度有限,且頂多輸去期權金,才敢下注。

馮宏遠分享Chok市求生術,「喺呢類型跌市中,最緊要抑壓自己嘅貪念!嚴守個人投資紀律,包括減少注碼及交易頻率,並堅守股價於高位跌三成離場的原則,先可從容面對。」他管理的投資組合最近維持七成現金,自行為客操盤,透露每晚交易的股份不多於五隻,重質不重量及「唔熟唔食」,避免在跌市中因投資組合雜亂無章而令自己慌失失做錯決定。

對於後市他不敢樂觀,「依家無咩交易員經歷過二戰時期,唔知經濟長期停擺係咩一回事,所以都好難估到結局。但我擔心情況會繼續差落去,愈嚟愈多公司會執笠。」

他續說,由美股標普500指數期權引伸波幅得出的VIX指數,即使由歷史新高89水平回落至65,但仍屬高位,反映美股波動風險未有下降。另外,基本金屬價格下跌,他擔心有機會觸發另一場由銀行引爆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