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大央行都大幅減息,甚至重啟俗稱「印銀紙」的量化寬鬆(QE),務求在這個非常混亂和艱難的時刻,積極維持充裕的流動性,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可此期間,內地當局態度相對觀望,至昨日才見到較積極舉動。事實上,外部風險正不斷上升,令內部經濟復甦進度充滿變數,實有必要先發制人,以防外部風險傳導,瓜連蔓引,難以收拾!
據官方資料,截至上周六,內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為98.6%,復工率為89.9%,但問題是,復工不等於復產。如今亞洲、歐洲和美國等地疫情嚴峻,致令外部需求急劇轉冷,外貿業大受打擊,再加上多地製造業生產受阻,影響產業供應鏈。凡此種種,皆限制內地復產情況,消費和企業投資信心均有待恢復,情況未許樂觀。
內地目前面對的另一個威脅,乃疫情有機會由外部回流,導致要持續進行入境管制,制約經濟活動,別無他法。本來預計將於次季出現的經濟復甦,如今好可能要延至下半年才出現。
如是者,連續兩季經濟「速凍」,更強的經濟體都難受如此重擊。企業債務違約情況惡化,新興市場信貸評級下降,加快資金流出,皆無可避免會削弱抵禦金融系統性風險的能力。月內美國疫情急劇轉差,美債和美元所出現的極端波動,有目共睹,就連最具流動性的國際貨幣亦遭遇此挑戰,迫使美國聯儲局要祭出「無限QE」來穩定人心。雖然內地的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但說到底還是難以獨善其身。因此,為防風險由外部傳導,就須主動加大寬鬆力度,嚴防系統性風險引發骨牌效應,乃當務之急。
昨日傳來人民銀行重啟逆回購操作變相「放水」五百億元人民幣,並將七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點二厘,雖是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內。此舉向市場發出兩大訊息,其一是內地開始更積極全面加大寬鬆力度,預期四月份降準減息的機會較大,中期借貸便利(MLF)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有望下調,多管齊下、並有力地壓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定市場預期;其二是說明目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形勢,已到了極度嚴峻的階段,不容許當局在政策上再有太大保留。
如今能期盼的是,海外疫情盡快受控,以盡量減低經濟活動停擺所帶來的損失。否則疫情拖得愈久,只會有更多企業支持不住、金融系統所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一旦產業鏈繼續斷裂引致失業率上揚,只會預示復甦之路更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