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擴至全球,封城封國之下,國際人流幾近停頓,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由於防疫措施導致生活習慣改變,尤其工作和購物環境有所轉換,料對今後零售業經營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故此還是要趁早探討出路!
零售業的主要三個元素:「人、貨、場」,在防疫措施下全面受阻。人流大減,售賣場地也要減少人流接觸,貨源更因生產商人手緊張,僅靠有限度的物流服務維繫着整個貨物供銷運作。不過,零售業更發現,疫情期間推動消費者更廣泛地使用網購,嚴重影響實體零售市場。
先論「貨」,未來實體零售店所販賣的商品類別料會減少,朝着精品和高檔路線發展,買古董藝術品、名瓷精品和貴價珠寶首飾,購買過程是一種欣賞和享受,網購不能取代。
雖然精品和高檔是小眾市場,但吸引顧客的兩大元素——商品和購物過程,是可以擴展到其他商品,就是透過這兩點吸引顧客極之想去實體店欣賞、了解、認識商品,和享受網購無法給予的真實感。
所以,實體零售業要有創新的商品、銷售過程所提供的服務,和不同的宣傳模式去接觸顧客群,也是網購和實體店能共存的基礎。
至於基本生活必需品,網購所佔的市場份額將擴大,但香港的購物環境非常方便,實體經營仍可以繼續生存。而「場」的轉變,尤其香港大型商場也面臨挑戰,但要變身就需要投入龐大資金,投資者需要權衡利弊。
肯定有業界說,疫情不斷擴大,生意停頓,何來資金去準備轉型!事實上,大多生意人會選擇在經濟起飛之時擴展業務,生意好自然去賺取機會,只有在調整期進行重整。
首先,政府支援企業撐過難關是必要的。儘管政府推出防疫、抗疫基金,和在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一些保就業、抗難關的措施,但該等措施均是在疫情於全球蔓延之前制訂,現在的國際經濟形勢與當時有天淵之別!
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全球疫情穩定下來時,就本港經濟和企業面對的困難進行第二階段評估,然後推出下一波救助企業措施,再制訂「協助」企業回復經營和經濟恢復的政策。
其次,企業單靠政府的救助金是絕對不足,尤其是類似個人遊的強心針不會再出現之下,未來的經濟和零售業,只能在全球互相競爭遊客的環境下「求存、求穩、求復甦」,所需要的時間也較長。所以企業要探討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維持過往的經營模式,憑着信譽相信守城是可以的,但要進一步發展,「貨、場」必須思變,才能吸引「人」的再臨!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
作者: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