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促加大企業稅務寬免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渣打最新將香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預測,由負增長2.4%進一步下調至負增長4.8%,是疫情以來第二次下調。該行指,財政預算案中逾1,200億元紓困措施成效有限,不足以應對全球經濟衰退。若香港跟隨美國減息,能否成為振興本地經濟的「靈丹妙藥」?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認為,以往減息是紓緩企業經營壓力的最直接方法,對市場是利好信號。不過,今次疫情不屬於金融系統性風險,就算香港減息亦未必能有效刺激經濟。他直言:「企業收入減少,就算同銀行借多咗錢,都只能應付日常支出,長遠來說不是治本方法。」他建議,港府應加大中小企稅務寬免,並維持兩至三年,從而降低經營成本,協助企業度過經濟寒冬。

倒閉潮惡化 GDP勁縮

謝氏續指,香港及內地經濟活動未恢復正常、全球貿易步伐放緩,勢打擊今年貿易表現,而這些因素均取決於疫情何時受控,與減息關係不明顯。因此,他料香港今年全年GDP將按年倒退0.9%,未來有機會再下調,視乎港府推出刺激經濟措施的力度。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由於香港現時息率處於低水平,即使跟隨美國減息,其提振經濟的作用也不大。而近日金融市場集資活動增加令港元拆息回升,使H按息下跌機會不大;另邊廂,銀行存息已降至近零水平,減無可減,沒有進一步減最優惠利率(P)的空間。因此,減息無助紓緩企業借貸開支,營商環境依然困難。

相對減息,莊氏稱,當全球疫情受控,香港經濟才有望復甦。目前各國政府皆實施旅遊限制,經貿活動及旅客量大減,市民收入減少就會降低消費意欲,在惡性循環下,中小企收入減少,料倒閉潮和結業潮陸續出現。他坦言,香港屬外向型經濟體,對環球經濟敏感度高,疫情是經濟的「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