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上月結束連續24個月跌勢,惟未言樂觀。香港海運港口局公布,今年二月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為119.2萬個標準箱(TEU),按年升2.6%。不過受新冠肺炎影響,業界普遍料港口貨櫃吞吐量尚未擺脫弱勢。
若計今年首兩個月,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累計254.1萬個標準箱,按年仍跌11%。雖然上月數字回升,但相信主要原因是一九年二月時按年重挫17.9%,令比較基數較小,以及一九年農曆新年假期在二月份,今年則在一月份,季節性因素影響出貨安排。然而,展望三月仍不會好景,行業仍難捱。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指,受疫情影響,廠商仍要捱多陣。今年二月香港貨櫃吞吐量按年微升,估計是曇花一現,三月份又會再轉跌。他續預計,今年首季會比去年同期差,如果最終跌少過15%,已經好開心。
他解釋,二月份貨櫃吞吐量出乎意料地增加,料與去年基數低,以及要滿足東南亞原材料短暫需求有關。不過疫情令廠商自農曆新年起停工,二月份亦僅有三至四成工人復工,加上工廠需要實施嚴格防疫措施,所以拖慢生產效率。而即使三月份有更多工人復工,料也未能趕及出貨,所以三月份貨櫃吞吐量也會繼續下跌。
香港玩具商怡高安迪董事副總經理施俊匡亦表示,疫情爆發後雖令很多內地工廠停工,但卻令不少外國買家擔心趕不及完成訂單,於是加快下訂單的步伐,而暫時他們收到的訂單,較去年同期有增長。加上其工廠位處的小鎮暫沒有確診個案出現,工廠早前已復工,儘管少了兩至三周的製造時間,但靠工人加班仍可趕上進度,預期今月和下月便可以出貨付運。
惟他補充,疫情在近兩周於外國迅速擴散,暫時未反映在訂單上,但由於大家都不確定疫情會持續多久,年中會否再翻單要視乎這批貨能否照常賣出,所以個人對後市仍有些擔心。再者,現時工廠的製造成本上升,加上要實施較為嚴格的防疫措施,例如工人每四小時要更換口罩,令成本增加,同時因應市場環境,廠商亦未敢貿然要求買家加單價,所以當前的經營環境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