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不妨配置黃金資產避險。傳統上黃金與美元走勢相反,即美元強,金價就會轉弱。由於持有黃金不能產生利息,故各地減息會利好黃金投資價值。選擇黃金相關投資產品時,除了實物黃金外,亦可選紙黃金、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金礦股及黃金合約。然而,各項投資有甚麼優點及風險呢?
投資黃金最保守方法是買入實物黃金,縱使金價沒上升,亦可用來穿戴。不少人選擇買入金手鐲、金鏈等,但當中涉及手工費、鑑定及保安等問題;若選擇金條,可免卻不必要的開支。為免保存時會刮花金條或管理不當,可存放在銀行的保險箱,但要留意每間銀行的保險箱收費。
坊間有許多銀行提供不同類型產品,如恒生銀行提供僅一克重的千足金條,入場費只需數百元,另提供一安士的恒生千足金條、10及20克的財神金牌等,投資額視乎金件重量,由數千元至萬多元不等,實際金額可瀏覽各大銀行網站。
紙黃金亦稱「黃金簿仔」,投資者開設帳戶時會獲得一本黃金存摺。客戶在帳戶進行買賣即可,過程不會有任何實物交收,帳戶資產隨金價變動,當中沒有槓桿原理,投資風險較低。
與買賣實金相比,投資紙黃金不需擔心存放問題,可謂穩健之選,而且部分銀行提供低至0.1両金的買賣交易,入場費僅千元計,但不會給予存息,戶口持有人亦沒有實金擁有權。
市場上亦有跟隨投資金價的ETF,當中有成交額較高的SPDR金ETF(02840)及價值黃金(03081)等,旨在反映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金價走勢。
這些ETF猶如股票買賣,在交易時段可買入及賣出,流通性高,可隨時套現。數據顯示,一八及一九年國際金價分別跌1%及升19%,SPDR金ETF則分別跌1%及升約18%,可謂與大市同步。
投資者若看好金價,可買入金礦股如紫金礦業(02899)、招金礦業(01818)、山東黃金(01787)等,理論上金價上升,該板塊便會受惠。
不過,投資者必須留意,買入金礦股如同買賣其他股票一樣,均要面對大市急升急跌的風險,一些公司政策或業務出現營運困難,都會影響股價表現,難與金價同步上落。
黃金合約大致可分為紐約期金及倫敦現貨金(俗稱倫敦金)合約選擇。提起倫敦金,小市民每每想起騙案,但只要光顧正當的金融機構及中介人,理論上是安全的。
然而,不論期貨還是現貨,可買升及買跌,當中涉及槓桿,舉例投資者可以1萬元按金,買入10萬元貨值的合約,所以金價升跌對投資回報影響更大。黃金合約買賣時段接近24小時,與一般期貨相近,在合約上的期限買賣,買家可將合約轉售予其他投資者,並從中獲利,故一張期貨在到期前可買賣很多次,而每張期貨的合約月份不一,由即月至24個月的買賣年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