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二○年亞太區經濟增長料放緩至僅4%,創○八年金融海嘯後最慢增速,屆時該區整體經濟損失或高達2,110億美元(即約1.64萬億港元),標普並點名香港為最受衝擊的經濟體之一。
儘管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認為,疫情不會對資本市場及勞動力產生永久影響,不過,即使經濟呈「U」形復甦,預料區域性經濟損失仍將逾2,000億美元。
標普直言,香港為最受疫情衝擊的三大經濟體之一,因人流量及供應鏈渠道規模甚大,政府雖推出不少政策減低負面衝擊,亦無法阻止經濟大挫。
該機構預計,三個最受影響的經濟體當中,今年香港經濟將萎縮0.8%,新加坡經濟增長則降至零,泰國經濟增長則放緩至1.6%,並認為亞洲新興市場的前景或進一步轉差。
彭博首席經濟學者Tom Orlik指香港是最受疫情打擊的地區,因香港經濟過於側重內地,以內地旅客消費支撐旅遊及零售業,料本港首季經濟將萎縮至5.4%。
另邊廂,亞洲開發銀行認為疫情對亞洲發展中的經濟體產生重大影響,令內需大降、旅遊及商務旅遊減少、貿易與生產下滑及供應中斷。該行指,整體經濟損失規模將取決於疫情發展,現仍有高度不確定性。
該行綜合分析預期,全球經濟受影響規模770億至3,470億美元,相等於全球本地生產總值(GDP)的0.1至0.4%。在疫情中度情況下,中國的損失約1,030億美元,但在最嚴重時,可達2,370億美元(約1.8萬億港元),相等於中國GDP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