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錢進:寶島人妻:創業咪一窩蜂做飲食

港人Kathy六年前與台灣人結婚後,移民台北居住和創業,兩年半前在最新冒起的文青區赤峰街附近開了一間獨立書店「詩生活」,以出售詩集及文創商品為主。

她建議港人投資移民台灣,一定要完善規劃移民後的工作安排,做生意的話最好是做自己擅長的,這樣才會長久。例如很多香港人來台都是開咖啡店或茶餐廳,但台灣的美食太多,市場競爭很大,如果本身不是對飲食有興趣,或有獨門烹調手藝,就不要隨便做飲食業了。

工資低 生活難儲錢

另外,她認為在台灣找工作不算困難,但薪酬較香港低,基本起薪點是二萬三千八百元新台幣(約六千一百五十港元),時薪是一百五十八元新台幣(約四十一港元),這薪水要在台北生活並不充裕,如果要付租金或供樓,加上飲食和交通費,要儲錢就很難。

事實上,台北的生活及消費水平並不便宜,一般來說,午餐選擇飯盒,普遍一百元新台幣(約二十六港元)已很豐富,而如果要去商場的美食廣場消費,午餐價格可以去到二百至三百五十元新台幣(約五十二至九十港元)。

台北就業機會較大

至於在台灣西南部城市高雄出世的謝佩蓓,大學畢業後在台北工作了六年。她指台北工作機會較多,例如她從事生物科技製藥行業,這類型公司在台北遠較高雄多。事實上,很多台灣南部的年輕人畢業後傾向前往北部地區如台北、新北市、新竹科學園區等找工作,原因是台北城市就業機會大,薪酬也高一些,不過台北的物價也會較貴。另外,雖然高雄和台北都有捷運,但台北的捷運支線較多,公共交通相對方便。

她認為香港人移民台灣,語言和文化很容易適應,兩地都是用繁體字。然而,台灣有很多地方講台語,尤其是年長的人或街市。另她坦言台灣最大問題是工資水平低,跟香港差很遠。如果看工資與樓價比率,在台灣置業也不比香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