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噩夢重臨 須速撤辣穩經濟

回歸以來,歷屆政府皆雷聲大、雨點小,房屋政策空洞無為!過去遇上逾十年全球低息環境,造就了世紀資產泡沫,香港亦名列全球最貴樓價城市之一。本來經濟進入下跌周期,樓價有序調整實屬合理,問題是:香港經歷前所未有的社會動盪,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外部形勢亦統統不利,可謂無險可守,如何能承受樓價急劇波動的風險?即時為樓市撤辣,達到穩經濟目的,實乃港府責之所在,豈容推搪?

反映香港二手樓價走勢的代理指標顯示,市況已開始反映疫情衝擊,預計上半年最少再跌價近半成。正正符合了政府經常強調的「跌勢已成」,就是撤辣時機!那麼,目前還要等甚麼呢?是否要重演負資產噩夢,弄到生靈塗炭,方知民不聊生?如斯草菅人命的政府,實屬港人不幸。

回看一七及一八年,香港樓價連續兩年以雙位數字增幅,名列全球升幅最快城市首十位。可去年一場極端的社會動盪,令升勢明顯放緩,增幅僅低單位數字,莫說排名跌出全球十大,連五十強也不如,逆轉之勢顯而易見。眼見今年首兩個月經濟滑至深不見底,樓市價量齊跌,形勢不妙,令人寢食難安。

無錯,過去樓價高企,脫離港人負擔能力,衍生了各類住屋問題,可經濟尤佳,就業充分,合兩代人之力,總能勉強上車。惟目前形勢,大家都心知肚明,無論是企業抑或個人,都難以承受樓價崩盤之痛。更何況樓價大跌只會窒礙私人投資,令長遠房屋供應更失預算。

從自由市場運作的角度來看,港府推出辣招,目的是遏止樓價飆升。可如今樓價已確認轉勢,且愈來愈多不利因素加重樓市沽壓,港府出招之理既失,就得及時撤辣!比如說,持有多個物業的企業,面對生意困難,在目前辣招大大限制市場流動性之下,出貨難,再融資的空間亦受限制,結果只能迫於無奈劈價求售,套現應急,資產價格與應急效用亦大打折扣。若港府撤辣,企業可以藉調整按揭比重融資,就不用劈價沽貨,既能應急,又不會增加樓價急跌的風險。

對於個人投資者,身有住屋按揭的,面對經濟不景氣、飯碗難保,當然不希望樓價大冧,淪為負資產;即使無按揭在身的業主亦不會樂見樓價大跌,蒸發家庭財富,削弱消費和抗逆能力。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做民之所盼,方為德政。還望港府刻下就須當機立斷、回頭是岸,別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