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至今尚未受控!過往中國民工過了元宵節便重返城市工作,可如今受多處封城限制及健康風險考慮,製造業復工進度未明,全國幾陷停工狀態,不但打擊中國製造業,更影響着全球產業鏈,意味全球經濟都要付上代價,是不折不扣的「黑天鵝」!
一場疫情失控,令全國多地要封城、封村應對,人均消費大減。有內地經濟學家就估計,單是新春七日假期,損失的消費收入就高達一萬億元人民幣,包括旅遊、娛樂和零售等服務業。製造業情況更令人擔心,原預計本周陸續開始復工,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天津,以及重慶六大核心城市皆已採取了不同程度的特殊管理措施,廠商復工進度仍未明朗。可以預見的是,首季中國製造業的產出將會是「滑鐵盧」式下挫。
別以為影響僅在中國,如今全球國際品牌都在等待中國工廠復工,皆因中國是全球主要消費品零件供應地,停工意味在海外的廠商要共同面對缺乏零件的問題,即使只差一顆,也不能生產,而找其他貨源亦需要時間,且質量都無法霎時完全滿足要求,甚至沒有替代品,例如已有南韓汽車製造商直言,因缺乏中國零件供應而無法開工。
此外,如今全國的人流和物流大受影響,已重挫需求,有分析估計受停工影響,出口至內地的商品及服務每周損失逾兩千億元,等同於全球關稅增加一個百分點,影響甚至較中美貿易戰更深。貨物進不得、出不得,產業供應鏈斷裂,對中國整體內部需求造成全面壓抑,負面影響更會折射至全球經濟,資產重估潮勢一觸即發。
此時此刻,到底疫情何時受控?中國如何盡快落實有序復工?頓成全球焦點!過去在全球化下,運輸業蓬勃發展,支持各地因應資源優勢,分擔不同的工業生產角色,致使跨國供應鏈大行其道,造就價廉物美的消費品風行世界,支持消費和經濟增長。可如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基地,繼受貿易戰煎熬後,再來個疫情重創,勢將促使廠商檢討產業鏈,減少外判工序以控風險,這樣一來,不但變相為近年美國主張的貿易保護主義添柴加薪,更有可能致使成本趨升,令「低通脹時代」就此告終,之後可能是全球央行被迫加息抗通脹,多於持續減息救市。
投資者要「防疫」之餘,更須及早做好「防逆」措施,應對全球衰退,尤其是一旦經濟出現反全球化趨勢,影響必然是負面且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