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市場已由處變不驚演化成驚惶失措,尤其亞太股市沽壓甚為嚴重,連被視為中美貿易戰贏家之一的台灣也不能幸免,股市單日下跌點數創歷史紀錄,香港亦再次被評級機構「點名」警告。由於內地自中美貿易戰開打後銳意發展半導體,令整個湖北省對全球的影響斐然,確實有一同遭殃的風險,奈何央行已無法救世,恐坐以待斃。
事到如今,疫情拖累經濟是不爭事實,問題是程度有多嚴重。有分析預測,內地首季經濟增長或未能「保五」,即最悲僅增長4%左右,鑑於去年底通脹已升至4.5%,本月加上春節因素,勢被進一步扯高,切切實實有陷入滯脹的凶兆!簡單來說,就是打工仔薪金升幅敵不過通脹,消費力被削弱,民怨有潛在爆發的風險。
以今時今日內地經濟實力而言,打一個噴嚏,足夠讓周邊地區「感冒」。有評級機構預警,今次是考驗韌力的時候,由於疫情重創旅遊及服務業,只要拖得愈久,泰國、越南、新加坡,以及港澳等經濟體評級前景就愈添壓。
更重要的是,受害的不只是亞太區!由於湖北是內地面板與記憶體生產重鎮,涉及的印刷電路板更被稱為「電子業之母」,是所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零組件。換言之,目前農曆新年假期被延長,加上企業必須實施防疫隔離措施,動輒需時十四天,整個供應鏈產能何時完全恢復乃未可料,一旦疫情惡化,就會面臨「斷鏈」危機,牽動着全球電子業神經。作為電子業龍頭之一的台灣,有不少廠房設於湖北,台股昨日大跌正好反映實況,連帶歐美科技巨企也為此憂心,因一下子是不能找到替代供應鏈。若智能產品更新受阻,全球經濟必然遭殃,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絕不能小覷。
事實上,目前內地有六成人口居住在城市,相比○三年是六成人口居住在農村,有能力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亦由8,000萬增至6.6億。回看○二年底,內地經濟總量1.5萬億美元,佔全球4%;到了去年底已飆至14.3萬億美元,佔全球逾16%。單看數據,相信無人會質疑全球攬炒的風險。
適逢美國聯儲局近日公布議息結果,作為現時最具備救市彈藥的央行,亦只能維持利率介乎1.5至1.75厘,遠遠未及過往救市「基本消費」5厘,歐日央行更已是負利率,要救市談何容易,更遑論債台高築的老問題。到了此時此刻,疫情盡快受控固然是好,惟小心始能駛得萬年船,必須做定最壞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