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漢肺炎疫情迅速擴散,中外機構紛紛向內地經濟發出警號,有大行更狠削今年首季經濟增速預測至「四字頭」。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家的張明亦作出最壞預測,料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或跌穿5%,勢迫使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內地雜誌《財經》援引張明評論指,不能忽視今次疫情對經濟的潛在負面衝擊,目前內地農曆新年假期已延長三日,部分地區或行業據悉更延到二月十日,勢影響製造業與基建領域的投資增速,甚至出口業亦受拖累。換言之,隨着疫情持續衝擊內地經濟,投資及出口兩大引擎將雙雙受重創。
張氏續稱,如撇除考慮宏觀經濟政策升級,估計今年首季內地經濟增速或降至約5%,不排除更低,至於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今年上半年,更可能顯著高於5.3%。
多間大行接連調低內地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預測,花旗看法最淡,料疫情負面影響將集中在今年首季,且復甦速度較慢。參考○三年非典型肺炎(俗稱「沙士」),及考慮到服務業佔目前GDP比重較當年上升,把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預測降至4.8%,低於原本的5.9%。假設今次疫情在第二季見頂,第二季GDP料增5.2%。
澳新銀行及摩根大通也加入唱淡行列,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速預測分別削至5%及5.6%。值得留意是,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摩通對今季實質GDP按季增速預測,由6.3%大幅下調至4.9%。
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大和資本市場日本以外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賴志文發表報告指,內地錯過控制疫情的黃金時機,今次疫情比「沙士」時期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更為嚴峻和持續。他估計,內地經濟活動至少在未來兩個月內受到嚴重打擊,其中運輸、旅遊及零售業或最受影響。
惟花旗、澳新以至張明均預期,中央將有更多政策刺激經濟。張氏相信,今年官方財政赤字佔GDP比率,或突破3%,內地在再就業、企業減稅降費等將投入更多財政資源,中國人民銀行今年或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兩至三次。
花旗則估計,人行會有定向降準措施,或針對總部設在湖北等疫情地區的金融機構,同時有望在今年首季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澳新相信,人行今年首季或提前降準0.5個百分點,並在未來兩個月降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0.05厘,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