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指數期權 研擴至個股

港股表現波動,帶旺香港交易所(00388)去年九月中推出的每周指數期權,由推出初期平均每日成交只有約一千張,急升至近期的五千八百多張,增幅達4.8倍。港交所證券產品發展部聯席主管黃栢中接受專訪時表示,正研究將每周指數期權產品擴展至個股的可行性,但強調是否推出每周股票期權,仍要先評估交易所及券商的系統能否支持產品的交投。

所謂每周指數期權,其實與每月指數期權很相似,只是前者的到期日是在每周最後一個營業日(如周五),而非每月的倒數第二個營業日。由於到期日較短,期權金遠比每月指數期權為低,但時間值損耗亦快很多,適合短期買賣及期權短倉策略的投資者。

黃栢中指出,每周指數期權推出四個月,成交增長不俗。每周恒指及國指期權由開始時日均成交合共只有約1,000張,已分別升至近期的4,782張及1,021張。

成本較低 散戶熱捧

交投顯示,客戶以散戶為主的經紀行對產品興趣較濃。現時每周指數期權的參與者比例,除53%是市場莊家(流通量提供者)外,有達28%是本地經紀行,國際經紀行佔17%,其餘是內地背景及自營交易等。

事實上,過去半年該所舉辦的散戶投資者相關講座,有多達1,000人參與。他認為,無論從成交量、市場認受性等來看,該所對每周指數期權推出的成績感滿意,並相信有關成交趨勢可持續。此外,每周指數期權亦沒有影響該所現有其他產品,如每月指數期權或小型指數期權合約的成交量,且有相輔相承的效果。

短線消息易炒波幅

對於新產品能「跑出」,他認為,其中一個「賣點」是能滿足散戶「刀仔鋸大樹」的心態。其好處是期權金相對較平,即投入資金較少。「以一個月到期的認購期權為例,期權金約1,600點子;但睇三個交易日就到期的每周期權,只約112點子,後者相對成本低好多。」

再者,現時很多短線消息影響市場,「如今晚或明晚有消息公布,投資者做定部署,大市一有波動,睇啱市就有機會賺錢。」他直言,每周指數期權在香港、美國、南韓及台灣等市場都愈來愈活躍。

A股指數期貨仍待批

黃栢中指,該所下一步會做更多推廣工作,與散戶為主的經紀行合作,讓更多人認識產品。今年內亦會研究將每周指數期權產品擴展至個股。「依家股票期權日均成交量達50萬張,而且上市公司公布業績有時間表,故拓展每周股票期權有一定賣點,但我們會先做調研,了解投資者的需要;同時也需要考慮交易及結算系統是否能支持。」

他續指,MSCI亞洲除日本淨總回報指數期貨成交不俗,正研究推出其他區域性產品。至於A股指數期貨何時推出,他指正等待時機及監管機構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