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藍籌股佔比唔夠一半

恒生指數公司於今次諮詢文件中,還提及恒生指數本身的定位問題,事關潛在的「新血」多為內地企業,意味着港資公司未來於恒指成分股的權重佔比可能愈來愈低。

恒指公司於文件中就多個問題提出諮詢,例如現時恒指應該是代表包括香港在內的大中華區香港上市公司,抑或是反映香港經濟的香港上市公司,還是不拘業務地域及國籍,三者只可選一。另又提出有無需要為恒指的香港及非香港成分股(紅籌股、H股及其他內地民企),維持一個數量上或權重上的平衡比例。

恒指於一九六九年推出,由33隻香港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上市公司組成,惟粵海投資(00270)一九九四年成為首家「染藍」的紅籌股,隨着中國經濟發展,中資股在恒指的權重愈來愈高。目前恒指50隻成分股,香港公司只佔24隻,權重降至僅45%,意味中資股已佔逾「半壁江山」。

3項選股準則擬排次序

另外,有關恒指選股準則,恒指公司亦希望業界在「市場代表性」、「增長潛力」及自行填寫內容的「其他」三項當中排先後次序。「市場代表性」即是選最大和最活躍的公司,惟風險是「染藍」時股價可能已經「見頂」;「增長潛力」則為納入時市值未必最大,但可能具長遠潛質的科技或新興行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