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獨角獸」、估值至少10億美元的美國大型科技初創企業二○一九年一如預期掀起上市熱潮,令新股集資金額創出○○年以來最多,惟卻以反高潮告終,股價掛牌後表現不似預期,而共享工作空間企業WeWork九月上市失敗,更累及其他初創企業融資遇上更大困難。
環球各地的大型科技初創估值近年不斷攀升,早被形容是「科技泡沫2.0」,但由於只在私人市場,無法受市場力量監督,但招股過程和上市之後,虧損的業績甚至差劣企業管治即時現形。
以召車App公司Uber及Lyft為例,由於持續未能扭虧,令經營模式受到質疑,市值較五月上市大幅縮水超過300億美元,後者亦較三月上市以來銳減100億美元。
儘管人造肉生產商Beyond Meat上市後股價被炒高七倍,風頭一時無兩,但升勢未能持續,自高位回吐超過68%,但仍較招股價25美元高出逾200%。
至於WeWork上市叫停之後,隨即爆發財政危機,最終由主要股東日本軟銀打救,估值由一九年初融資時470億美元,大縮83%至僅剩80億美元,並開始重組業務、大舉裁員及計劃出售非核心業務。
而電子煙公司Juul Labs產品受到各地監管機構打壓,公司證實已把截至九月底止估值,由一八年煙草公司Altria注資時380億美元降至240億美元,早期投資者的富達投資更將估值進一步削至164億美元,Juul較早前亦裁員16%。
外媒之前統計顯示,科技創企的估值及市值一九年蒸發約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投資者對仍處虧損狀態的大型科技初創企業已產生戒心,令融資較之前變得困難。
此外,一些初創科企對上市計劃亦轉趨審慎。其中,在私人交易市場估值達420億美元的租房屋網絡Airbnb,其行政總裁切斯基十一月表示公司不急於上市,原因是毋須籌集資金。
不過,有市場人士對部分初創企業的長遠前景仍充滿信心。券商Stifel分析員Scott Devitt相信,一九年上市的健身設備初創Peleton、Lyft、Uber及電商平台RealReal,均可望於二四年或之前達致收支平衡。他並舉出現時十分成功的亞馬遜、Netflix及PayPal,過去亦大量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