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建造業工業化由設計做起

本港建造業多年來面對成本高昂、人手短缺、生產力下降等問題,情況日趨嚴重。所以建造業界一方面積極加強人才培訓,另一方面鼓勵業界與時並進,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生產力及成本效益。

在建築施工技術方面,近年來政府帶頭在公共建築項目積極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簡稱MiC)。

組裝合成法有一定局限

傳統施工方法主要工序都集中於工地現場進行。「先閘板、紮鐵、再落石屎、後砌牆裝修」,過程需較多建築工人及較長時間,亦會產生大量建築廢料。

MiC則採用「先預製後裝嵌」概念,把建築物分成多個如「盒仔」的獨立單元。每個「盒仔」均已預先在廠房完成主體結構、外牆飾面、機電設備裝置、內部裝修及配件,再運往工地,像「砌積木」般疊起裝嵌。這種建築方法可有效提升生產力、工地安全、環保表現及成本效益。

政府首個試行MiC的先導項目是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項目。項目包括5幢樓宇,其中4幢樓高16層,餘下1幢為17層。項目已於一八年八月展開,預計二○二○年年底竣工,前後只有28個月,遠較傳統建築施工法所需工期為快。

根據外國經驗,MiC多應用於標準化、單元重複性高的建築類型,如住宅、酒店、宿舍等,較合乎經濟效益。由於「組裝合成」組件的大小及重量受到運輸及生產的限制,故不適用於較大跨度的建築或造型多元複雜的建築。此外,香港建築物往往需向高發展,對抗風力要求亦高,所以「盒仔」式的MiC亦未必能適用於香港的高層建築。

業界齊推動可持續發展

其實要推動香港建造業工業化,應該多管齊下,並從項目設計開始,鼓勵「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政府目前大力鼓吹的MiC,只是DfMA其中一種極致模式。

DfMA即是在設計階段已考慮將建築分解為不同建築組件,於工廠預先製作,再運送到工地進行裝嵌。組件設計應按建築功能用途,施工現場限制及成本效益等綜合考慮。合適的建築可採用MiC組裝合成「盒仔」單元,但其他的建築類型也可考慮將個別浴室或廚房、外牆、陽台、樓梯,甚至欄杆都可設計成可在工廠預製的標準組件,再到工地現場組裝。

根據政府規劃,未來十年香港將開展多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大型項目。所以業界也要加快腳步,包括提升工友技術能力,引進新的建築技術,共同推動建造業界可持續發展。

陳沐文

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

作者:陳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