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超低失業率的啟示

儘管中美貿易戰消息時晴時雨,美國就業數據反覆走強,上周五公布的非農新增職位遠勝預期,失業率再平50年低位,對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有何啟示?

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失業率曾達10%,其後自一○年起逐步改善,近月多次跌至3.5%,創一九六九年來最低。

職位平均每月增15萬

另方面,過去一年,每月非農新增職位平均逾15萬個,經濟師估算當地每月新增勞動人口約10萬,如果新增職位趨勢持續,明年失業率有望進一步改善。

超低失業率的主要推手是總體需求復甦,拉動經濟增長及勞動力需求。

九十年代末至○○年代初,電腦及互聯網興起,帶動生產力增長每年達2至3%;但是金融海嘯後,生產力增長每年僅約1%,遠低於同期經濟增長,造成勞動力需求缺口,推動失業率拾級而下。

此外,當地自然失業率由○九年的4.9% 跌至現時的4.6%,亦為另一個原因。

在以往的經濟周期,當失業率低於自然失業率時,反映勞工需求緊張,往往會推動工資增長,繼而帶動通貨膨脹,迫使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及資產價格帶來壓力。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去年中在演說中曾經指出,雖然當時低失業率未有推動通脹,但如果央行忽視低失業率對通脹所構成的潛在壓力而不作為,會使公眾質疑聯儲局維持低通脹的決心,甚至影響較長期的通脹預期。其後聯儲局持續加息,終於在去年尾引發股市急挫。

時移世易,今年一月起聯儲局轉軚變鴿,上述低失業率帶動通脹的憂慮已不復再。上月底鮑威爾演說中更指,近年就業數據顯示,愈來愈多中低收入的壯年勞動人口工資獲調升,令人欣慰;而工資增長只是剛剛起步,仍有充裕的增長空間。顯示局方最新取態為樂見勞動市場緊張,因為能使低收入市民享受到薪金增長。

工資上揚未刺激通脹

為何央行取態有如此明顯變化?最主要原因雖然工資增長明顯上升,例如上周五公布的平均時薪按年增長3.1%,但未見帶動整體通脹,過去一年美國核心通脹率維持於2%水平,較長期的通脹預期亦持續低於2%,讓聯儲局有信心通脹會受控。

勞動力需求缺口反而為當地弱勢群體創造了就業機會,收入差距在過去多年持續擴闊,近期有收窄的勢頭。另方面,勞工需求緊張可能倒是迫使企業想辦法提升員工效率,改善近年偏低的生產力增長,繼而帶動長遠經濟增長的潛力。

明年收緊幣策機會微

上述社經因素令聯儲局明年收緊貨幣政策機會不大,對金融市場來說是好消息。從近期迹象顯示,困擾市場多時的貿易戰及英國脫歐等均朝向較正面發展,本地政治局勢亦有望緩和,隨着不明朗因素逐步淡化,展望明年,投資者毋須太過悲觀。

莊太量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作者: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