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施政上採取全面開放市場,推行「積極不干預」政策,造成各主要專業行業包括金融、銀行等都猶似中門大開、來者不拒,導致扎根本地的相關行業業者,難以跟空降本地市場的國際巨擘比併,致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擯出局。這現象並不純粹出現在筆者身處的金融服務業,而是包括會計與法律及其他等主要專業行業。
過去統稱的三師,即會計師、律師、醫師,僅餘醫師這一行沒有面對過較為明顯的外來同業挑戰,大部分人可繼續在業內安享專業地位所帶來的豐碩成果。原因是他們背後有「醫務委員會」,看顧着他們的利益,訂立眾多規範令外來醫生較難在本地執業。
專業會計界與法律界則沒有那麼幸運。在法律界而言,80、90年代廣泛被企業聘作上市法律顧問的,都是耳熟能詳的本地律師事務所。經過20多年發展,如今新股上市法律顧問服務,幾乎由國際律師事務所壟斷。在會計界,除包括四大等幾家國際事務所,以及年前開始獲監管當局接納,來自內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外,其他都少有機會參與新股上市和上市企業的審計工作。
政府為把本港打造成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全面開放市場,自一九九三年起成功吸引大量內地國企、民企來港上市,當中首受其惠者是為企業IPO上市提供保薦及顧問服務的投行、會計師行和律師行等三個領域。
惟自九三年首家國企來港上市開始,26年多以來賺盡數以十億元計大小國企、民企保薦人及包銷費用的,在前一段十餘、二十年的時間盡是藉本地市場開放、來港開業的國際大型投行,到最近十年因內地投行漸發展成熟,加上後者深具與內地企業關係密切的優勢,才被來港開業的內地投行分去一杯羹。這項引入內企來港上市集資的創舉,從沒有讓扎根香港的本地業者直接受惠,相反更因此逐漸被邊緣化。
事實上,開放市場,積極朝向國際化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毫無疑問是本港金融市場未來發展的主要出路,也是整體社會的共識。問題是,這個政府做了些甚麼,讓本地專業界別能共享成果?若港人自己的專業界別最終未能獲益,在市場的參與份額反而因此出現萎縮,甚至被邊緣化,則不禁要問,這項發展到頭來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我們又要來做甚麼?
香港成功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成功後我們得到些甚麼?最近社會動盪,年輕人其中一個憂慮是未來前景,香港理應能提供不少出路。惟在一面倒的不平均、不公平的發展下,作為業內人士,我敢斷言這個機會仍是十分渺茫。
(積極不干預給港人帶來遺憾系列之五,未完待續)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
作者:許照中